萧慎思轻抿着茶水,心中始终盘算进城之后如何行事,父亲获罪看似是擅动苏郡人马相助清南君,但林太后背后的目的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她要做的是为庆氏复仇的惊天大事,只怕打击父亲一派只是她的第一步行动,接下来,朝中还会有更大的事qíng发生。
可现在如何才能解开这个危局呢?自己纵是猜到林太后就是那庆若华,也知道皇上并非她亲生,可证据呢?如何才能证明她是庆氏后人?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隐约猜到林太后为何要对父亲下手,是不是父亲收到有正传讯,调查林太后背景来历时发现了什么呢?
思月郡主见他眉间轻锁,叹道:“思儿,母亲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母亲请说。”萧慎思忙收回思绪,望向思月郡主。
思月郡主将小鱼儿抱到腿上,边喂他喝着茶水,边轻声道:“你父亲既坦然而去,又留下那句话给你,必有他的道理。你不要顾忌太多———”
正在此时,震天的马蹄声响起,数匹骏马由北边官道上疾驰而来,萧慎思眼光掠向众骑,眼角急跳,“腾”地一声站了起来,思月郡主转头望去,只见来骑疾驰如风,马首均cha着紫色腾龙军旗,马上兵士厉声叫道:“边关战报,十万火急!所有人等,速速闪开!”马鞭不断抽打身下骏马,数骑如闪电般从流芳亭前掠过。
萧慎思面色大变,惊出一身冷汗,半晌方缓缓坐下,思月郡主忙轻声问道:“怎么了?”
“边关爆发大规模战事了!而且我朝败退,有大将阵亡了!”萧慎思语调滞涩,眼神黯淡。
“啊?!你怎么知道的?”
“马上cha的是紫色腾龙军旗,而且士兵头上军帽cha素,这是大将阵亡,边关战事告急时才能使用的,天燕两国又打起来了。”萧慎思越说越是难过,想起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数万jīng兵,想起曾与自己同生共死的众将士,现如今边境láng烟再起,国家陷入危机,难道从此真要江山飘摇,百姓流离了吗?
思月郡主沉吟道:“有些怪啊?”
“母亲有何发现?”
“思儿,以那燕九天的脚程,沿西线而上,应该早就到了燕国,与他儿子相会,也应该将你的话转告给了那燕行涛,可为何,燕国还要与天朝开战呢?你既说是大将阵亡,肯定战事激烈,这样大规模的战事,又是在和约期内,不经燕皇许可,边关大将是不能擅自决定的。”
萧慎思得母亲一言提醒,也觉事qíng怪异,难道那燕九天还未赶到燕国吗?但以行程来算,应该早就到了啊,是不是有什么事qíng在路上耽搁了?
望着郊外萧瑟的深秋景色,他逐渐平定qíng绪,抛去战争的yīn霾,恢复镇定神态,轻声道:“母亲,不管怎样,我们先进京,进京后一步步来。”
“思儿,你想好进京后要如何行事了吗?”
“是,母亲,还需请您帮忙,和思儿去见一个人,想来现在只有她能帮思儿了。”
京城西,舒阁巷。
礼部侍郎舒幼节的府第内,曲廊邃宇,垒石以成山,通泉成平池。虽值深秋,也觉明净如妆,错落有致。
舒幼节出身于名门望族,文武全才,少年游历江湖,青年出仕,官至礼部侍郎,与当代数名大儒颇为jiāo好,其治学严谨,门生无数,礼书诗节之名极盛,深受朝野民间推崇敬仰,其居住的街巷也被人称之为‘舒阁巷’。
舒幼节眉间略带疲倦,立于书房窗前,凝望着窗外略显萧瑟的秋竹,想起因孟鸣风入狱后纷乱的朝中局势,想起今日边关紧急军qíng给朝廷带来的惊天大变,纵是端谨如他,也觉心绪纷扰,难以成眠。
正在嗟叹之际,忽听得院内轻响,似有人轻轻从墙头跃下,他年少游侠,也有一身武艺,悄悄抽出壁上宝剑,疾步走到廊下,轻喝道:“什么人?”
一个黑影从墙角前行几步,单膝跪地,沉声道:“见过舒世伯!”
舒幼节“啊”了一声,收起宝剑,急步向前,问道:“是萧贤侄吗?”
“正是侄儿。”
舒幼节快步上前将萧慎思拉起,环顾四周,轻声道:“快随我来!”
两人在内室站定,萧慎思再度行礼,舒幼节忙止住他下拜之势,道:“贤侄总算赶回来了,我正为你担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