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还未有后宅妻妾取得官身,如此看,肃王夫夫和离就在眼前。
就看是谁先提出来。
肃王装聋作哑,多在军营练兵。
肃王妃闭门不出,往常日日均有的倾盖堂议事如今却只有十日一次,赵诩还并不露面,只让人送来红批纸笺,偶然有些盖好了私印的钧旨,可直接出现与重臣接触却极其罕见,更遑论自己提出和离之事了。
于是,众人便将目光投向了沈觅——他追随肃王夫夫最早,又出自白日社,在王妃面前又很说得上话,肃王一党中,无论新旧臣子,均很是服他。
沈觅是看着肃王夫夫到了今日的,对他二人的关系颇为狐疑,他最担心的是,若是二人生出了qíng愫,那原先的盘算怕要尽数落空……
不管如何,心怀肃州、竭智尽忠的沈大人还是决定分头试探一下,若二人不过qíng同手足,并未生出什么“比翼双飞、不离不弃”的心思,或是尽管qíng深如海,却还愿为大业放下私qíng,那还好说;可若是二人此qíng不渝,压根cha不进别人,那可就难办了。
沈觅先去找了王妃,外边冰天雪地,秾李楼内却燃着银丝碳火,犹如chūn日。赵诩正站着临帖,远远看去,似是魏碑。
“下官见过王妃。”
沈觅刚要行礼,就被赵诩打断了,“你已有阵子未过来了,怎么,他们到底忍不住了,让你来探我的口风?”
他侧着脸,眼角微微挑起,倒有些微醺之态,沈觅见案旁有一酒盏,便不知赵诩方才是小酒怡qíng还是借酒浇愁了。
沈觅迟疑了下,决定单刀直入,“眼看着咱们离起兵也是不远,不知扬光兄想身居何位,下官也好提早造册安排。”
他这话说的巧妙,一是以表字相称,不再用王妃尊号,二是自称下官,寓意赵诩官位定在自己之上,既有探听之意,又有效忠之qíng,让人听得熨帖以及。
赵诩瞥他眼,勾唇笑笑,“我还未与王爷商量,既然沈大人思虑周全,先我一步想到此事,不如便请沈大人辛劳一趟,直接去问王爷,让他定夺便是了,诩无有不从。”
沈觅细细留意他神qíng,一派洒脱淡然,不见喜意,却也不见伤悲。
肃王大婚之时,他品秩不够,并未亲眼得见,可后来听闻旁人描述,说彼时肃王妃亦是这般无悲无喜,泰然自若。
他神游当场,赵诩却也不急,径自摹着碑文,“德秀时哲,望高世族。灼灼独明,亭亭孤……”
这是荥阳郑氏先祖所书《郑文公碑》,或许传言不虚,士族真的要大举来投了……
“还不去找王爷?”赵诩轻声问道。
沈觅这才如梦初醒般退了出去。
第73章
沈觅浑浑噩噩地从赵诩那边出来,又往倾盖堂去。
方才赵诩的意思,他虽明白,可又有些糊涂——肃王妃仿佛是赞成和离的,可又不愿自己揭了这窗户纸,还是要王爷摆个态度。
赵诩此人,看起来xingqíng温和,实则却坚毅果决,在和离之事上如此拖泥带水,实是一反常态。
至于肃王……肃王本是个跳脱的xing子,自先帝去后消沉了一段时间,好在后来常年练兵,又有王妃在一旁襄助,又重成了个大度恢廓的慡朗男儿。
肃王妃缄口不言,兴许从肃王那里能得个准信,好安定人心。
“微臣参见殿下。”待肃王议事完毕,帐中诸人纷纷告退后,沈觅才出声行礼。
轩辕晦挑眉,“怎么今日长史如此见外?直接进来就是,你我之间不需讲究这许多礼数。”
沈觅笑笑,在他下首坐了,斟酌道:“不瞒王爷,最近有一事惹得肃州上下议论纷纷,还请王爷为大局故,尽快拿个章程出来,否则我怕人心涣散,坏了大事。”
“人心涣散?至今肃州经了多少雷霆风雨,都还岿然不动,本王倒是不知还有什么能让肃州上下全都为之涣散。”
“昨日荥阳郑氏的两名公子来投,听闻再过几日裴氏的三公子也要到了,他们的位置,王爷可想好了?”
轩辕晦抿了口茶,“王妃怎么说?既是士族,别驾以下,他看着循例给便是了。”
沈觅为难道:“这些人都还好说,只是……”
“嗯?”
“王妃自己该如何封,还请王爷示下。”沈觅起身,恭谨得挑不出半点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