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年_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129)

  “为何不是邓翔?”裴隽问道。

  赵诩挑眉,“你一定未曾仔细看过邸报。”

  裴隽皱眉回想一番,恍然大悟,“祭天!”

  自受了九锡之后,邓翔似乎再无法按捺对帝位的渴求,竟是不顾清流反对,代小皇帝前去祭天。

  其用心,昭然若揭。

  “以我之见,在这个关键时候,长安的守军绝不会轻举妄动,邓翻云离得太远,还是邓覆雨最有可能。”

  裴隽又问:“那派谁去?咱们这里可大多是文臣,能征善战的猛将不多。”

  赵诩笑笑,“你既然如此关切,不如就你去罢。”

  裴隽给吓出一身冷汗,“司徒玩笑了。”

  “我自然是开玩笑,”赵诩漫不经心,“不过我心中已有人选。”

  他言尽于此,二人知是机密,也不再多问,行礼退了出去。

  赵诩一人独立在帐内,待周遭声响隐去,他才缓缓开口:“白苏,你去叫徐十六过来,我要他为我送一封信。”

  轩辕晦听到消息的时候,惊的摔了一个杯子,“他竟如此妄动?他就那么有信心区区十万人就能挡得住邓覆雨?他又怎么能肯定邓覆雨一定会乖乖地在那边等?”

  章天问几人对视一眼,只好苦笑。

  “王妃素来谨慎,他如此安排,定然是知晓了我们所不知的消息。”轩辕晦关心则乱,将久不用的称呼又挂在嘴边。

  看着他在帐中来回踱步,章天问出主意,“王爷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不如我们分兵去救?”

  轩辕晦踌躇不定,“你让我再想想。”

  就在此时,有人掀开帐帘进来,“王爷,大事不好!”

  轩辕晦转头,“怎么?”

  那人是轩辕晦的副将,跟随他十几年之久的狻猊,只见他面色惨白,似乎还曾流过泪,“小皇帝宣布禅位给邓翔,摄政的太皇太后已经将传国玉玺jiāo出来了,禅让大典就在十日之后!”

  轩辕晦顿住,不再走动。

  章天问站在他身侧,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可他所看到的,却足以让他遍体生寒。

  轩辕晦面上不见一点不悦,甚至唇角还带着微微的笑意。

  那笑意久久不散,唇角却渐渐溢出血来。

  在魏王那时,章天问就曾听闻肃王就藩在城门口吐血的往事,当时他和众幕僚一同大笑三声,觉得这huáng毛稚子实在可笑到可爱。

  可今日他亲眼看着肃王吐血,他却万万笑不出来了。

  肃王蓝色的眼眸里竟也满是血色,定定地看着北方长安的方向,眼神闪烁,仿佛空dòng而无一物,又仿佛藏有八荒六合。

  “二百九十二年。”轩辕晦声音很轻,“二百九十二年,启朝真的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给轩辕氏点蜡 老轩辕你的棺材板还好么没错 在我的设定里 小王爷是要效仿东西周 东西汉的。

  第91章

  本身肃王与邓党作战,打的就是匡扶正统,诛杀反贼的名号,如今邓翔真的篡了,肃王起兵霎时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留驻岷州的赵诩业已听闻此事,可他却没有多少闲心关切轩辕晦,而是忙着整顿城中粮糙兵卒。

  连孩童都知道如今能够逐鹿中原的只有宣王邓翔与肃王轩辕晦,并无前朝那般诸侯并起,天下大乱之势。而经过先前那几年,能够选定阵营的,也已经各投其主。

  如今,世人都在等这最后一场厮杀。

  赵诩正在城楼检查防事,用匕首挨个从城砖fèng隙cha进去,但凡有松动的便立刻找司工问责。

  “司徒,”裴隽急匆匆地登上城楼。

  赵诩抬眼看他,“怎么了?”

  “邓覆雨果然向着岷州进发了!”

  意料之中的事,赵诩只平淡问:“崔从玖呢,可有他下落?”

  “两日前他进了山南道,之后就再无踪迹了。你说他会不会已经……”

  赵诩点头,“他自己选的路,自己去走。能否活下来,全看他的本事,也看天命了。”

  他环顾一周,周围人纷纷退后,他才道:“那十万人可到了?”

  “已在山脚下隐匿起来,就等邓覆雨军一到……”

  “好的,”赵诩蹙眉看着城下一马平川,“既无天险,亦无雄兵,这城可不好守啊。我估计也就能撑个十日半月,倘若援兵不至,可能咱们都得jiāo代在这里。你和郑渊之几个合计一下,将城中老幼妇孺与士族子弟尽数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