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乘风垂了垂眼睑,“孩儿领命!”
“陛下,轩辕晦还喊话说如果陛下火烧内宫,他就将……”
邓翔冷笑,“轩辕小儿心胸狭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父亲,后宫嫔妃如何处置,还有太皇太后长公主等人,要不要派人将他们护送出宫?”邓乘风仍不死心,只求邓翔能高抬贵手,让他护送女眷出宫,到底还能捡一条命。
邓翔哪里看不出他的想法,心里早就凉了,“也罢,不如你就辛苦一趟,将你祖母姑姑他们送出去罢。”
邓乘风喜不自胜,“谢父亲!”
看着他匆匆背影,邓翔猛然间想起十年前在凉州见过的肃王夫夫,彼时即使藏拙,轩辕晦眼中依旧有不畏艰险的锐气,赵诩身上亦有波澜不惊的定力,绝非邓乘风这般得势张狂、失势仓皇的可笑模样。
他不禁在想,若是当年父亲不曾生出以蛟化龙之心,现在是否兄弟仍在、子孙皆全,一家和乐?
他握紧了手中剑柄,缓步步出宫门。
第114章
“回司徒大人、司马大人的话,王爷并未攻入内宫,邓翔倒是领兵出了宫城,怕是要短兵相接,在城内决一死战了!”
沈觅有些讶异地看赵诩,“二位殿下商量好的?”
赵诩勾唇一笑,“我二人心有灵犀,这有何奇怪的?那画,我看我已是得了一半了。”
沈觅拈着胡须,“我倒是想不到邓翔竟会亲自出城迎战。”
“所以,邓氏上下,也就他姑且算是条汉子。”赵诩凉薄道,看向斥候,“王爷可有别的吩咐?”
“王爷说邓翔定会着人护送女眷突围,让诸位将军务必看守住各门。”
赵诩点头,“知道了,请王爷保重玉体。”
他目光悠远地投入长安城,不禁在想,升平多年的长安人,如今再见兵戈,会是如何的惊惧恐慌?
东西市软红十丈,百十坊堆金积玉,如今都没有了……
他犹记得旧事游乐qíng景,彼时裘马轻狂,过尽芳丛,而如今故人,又有几人安在?
“白苏,”赵诩轻声道,“就按先前我与你说过的,待明后日战事一了,你便去帮衬白芷罢。我给你一千两银票,权当为你安家了。”
白苏虽仍有些不死心,可见赵诩神qíng淡漠,也知qiáng求无益,只好默默退下。
沈觅留意着主仆二人qíng景,笑道:“殿下倒是个极重旧qíng之人。”
“好歹跟着我在塞北苦熬了几年,虽不能再用他,我也不会亏了他去。对了,那独孤诲如今在做什么?可跟着王爷入城了?”
“应是吧,怎么,殿下需我派人去盯着他么?”沈觅心中一凛,他最怕的便是赵诩与独孤太妃过早地起争端。
赵诩侧过头看他,笑了,“独孤小国公乃是天潢贵胄,又是王爷在这世上为数不多的兄弟,我自然得代王爷关照他。何况,此子倒是个心xing稳重的,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也可成为王爷的一大助力。”
沈觅笑道:“王妃处处为王爷打算,实乃我等楷模。”
“他那名字已犯了王爷的讳,先前我问过王爷,他说让我代他取了,我这几日遍阅经典,才挑了几个。你遣人送去给小国公爷过目,若他不满意,我再召集大儒,穷天下士林之力,也要让国公爷称心如意。”
沈觅看着他那纸上力透纸背的狂糙,“约、惇、诜……当真个个都有好寓意,王妃为独孤公子如此费心,他定会体谅王妃你一片苦心。”
赵诩摆摆手,“我看今日未必能分出个胜负来了,沈大人也早些回帐歇息罢。”
“是。”
待沈觅退下后,赵诩起身穿上披风,对一旁随侍的暗卫韩十四道:“带十余人,跟着我入城。”
暗卫们早惯了他为人,也不再多问,只遵命照做。于是约莫半个时辰后,一行人便已进了长安城,在满目萧条的东市之外站定。
由朱雀大街往里,兵戎之声震耳yù聋,就连数十里之外的朱雀大街也依稀可闻。
“去太学。”
韩十四yù言又止,“可殿下,兵荒马乱的,太学还会有人么?”
“我去凭吊怀古不成么?”赵诩拨开车帘,“传我的话下去,着人保护太学、翰林院、吏部甲库、藏经阁这些藏有大量纸张的地方,万不可被兵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