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年_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170)

  可如今南面称王,片语成旨,锦绣山河皆在他手,亿万黔首尽数俯首。

  赵诩不在身侧,他竟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人人都想做天下之主,可当真到了那一天,他们便会明白,并非他们将这天下把玩于股掌,而是他们为这万里江山所缚。

  “陛下,陛下!”守宁跌跌撞撞,“王妃他……”

  轩辕晦蹙眉看他,不语。

  守宁回味过来,“皇后殿下已到了朱雀大街,眼看着就要进宫城了!”

  轩辕晦一把推开他就跑,将那些伤chūn悲秋尽数抛到脑后,跑了两步,硬生生顿住脚步,“去将太子抱过来,朕父子二人一道在太极殿等他。”

  赵诩水陆并行,一路几乎不曾歇息。越是靠近帝京,他肝火愈是旺盛。

  如今真相未明,他知晓自己许是在迁怒,可如此大的事体,轩辕晦竟瞒的严严实实,到最后给了他,也给了天下如此荒唐的一个解释。

  他就不信,宗正寺、礼部那些老古董能听信如此荒谬的说辞。

  到了宫城,马车被守卫拦下,赵诩不耐地掀开车帘,懒得给那守卫看什么身份文牒,径直抢过一匹马,向太极殿疾驰而去,留下韩十四等人在那边扯皮解释。

  离太极殿尚有百米时,隔着飘摇风雪,赵诩已远远瞥见数十人的仪仗,尤其是那五爪盘龙的羽扇,让他想起自己的金凤仪制,心头更是火起。

  于是他翻身下马,步履极快地拾阶而上,全然不顾身后大氅完全拖曳在雪地里。

  看着他气势汹汹,越来越近,轩辕晦忍不住对着身后守宁笑出声来,“你说皇后不会将太子掐死吧?”

  守宁心中腹诽——恐怕他会将您掐死,可他终究还是gān笑道:“殿下是最仁善的人,何况对亲生骨ròu呢?”

  攀爬完千重玉阶,赵诩与轩辕晦只差了十步,终于能看清他的神qíng。

  轩辕晦内着玄衣,外面鼓鼓囊囊地披了件红色大氅,许是不再风chuī雨淋,他比别离时白了许多,将那身雪肌玉肤又养了回来。

  此时此刻正没心没肺地冲着他笑,看见他这模样,赵诩原本足可毁天灭地的怒火已然熄灭了一半。

  轩辕晦并未开口,而是将身前的大氅微微敞开,里面竟是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孩。

  赵诩几乎是一步一顿地上前,微微掀开那襁褓,不由得一愣。

  那孩子远比常人白皙,虽然形容尚小,可仔细看那孩子的眉眼,竟与自己有五六成相似。不知是否察觉周遭有外人,那婴孩微微打了个哈欠,睁开双眼。

  赵诩又是一震,这婴孩的眸子竟与轩辕晦一般,深不见底一片湛蓝。

  他脑中一片混沌,一旁的轩辕晦将他孩子托了托,递到他面前,笑道:“你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下的,不抱抱么?”

  作者有话要说:  王妃分析的都是可能xing 本文就不给结论了 想信哪个信哪个吧因为不重要 法统上是 也就是了。

  第120章

  看群众反应比较大,我决定写在正文里,声明一下。

  1.孩子的身世有两种可能xing,前文也都提到——找到琅琊王的另一个世子了,他的年纪有孩子绰绰有余,这个实际上是真实世界里最有可能发生的事qíng,这孩子大概母亲是胡人,所以眼睛像王爷,至于像王妃,或许是心理暗示or巧合;其二,为满足一些筒子看到亲生孩子的愿望,加上回纥多妖术,毕竟西游记都有生子泉的典故2333。

  原谅我大概想投机取巧,这里就不再证实孩子的身世,愿意取信哪一种,便自由心证吧。

  其实只要两个人都承认孩子的身份,又通过法理确定了孩子的身份,那孩子就是他们的孩子。

  孩子最终是赵诩抱进殿的,他那点怒气,早在轩辕晦小心讨好的眼神里烟消云散。

  手指轻轻划过婴孩娇嫩的面庞,赵诩做了一个决定,“他是天佑之子,也是我的儿子。”

  这便是承认了。

  见他喜爱这孩子,轩辕晦心中霎时一松,从赵诩身后腻过来,“此间乐,不思蜀。十九郎如今可解其中真意?若不是为太子之事昭告天下,我看你压根就不想回来。”

  赵诩侧过头吻他,“我这一路也不尽然是游山玩水,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你的江山,怎么你个没良心的,如今倒还来向我兴师问罪?”

  轩辕晦皱着眉叹息,“到底是谁没良心?你悠游山水,流连忘返之时,也不知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和臣子斗,和母后斗,和腐儒斗,简直无一日安生。我看你也别歇着了,元月一过,便去上朝听政,做好你那尚书令,免得日日尸位素餐,朝廷还得为你发一份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