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年_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46)

  赵诩躬身行礼,“儿臣接旨。”

  守安这才露出点笑意,“陛下亲自赐字,可见对王爷、王妃的一片心了。”

  赵诩嘴角微勾,扬光而去晦,皇帝确实用心良苦。

  轩辕晦站在他身旁,一开始亦是面露喜色,可不知想到什么,眼中波光一闪,“本王的表字,父皇可有透露公公?”

  守安恭谨道:“未有。”

  轩辕晦点头,“好,好……”

  虽不知他为何连说两个好字,赵诩还是吩咐下去,命白苏将守安安顿妥当。

  轩辕晦目送守安告退,转身回了车上,“父皇龙体近些年便未大安过。”

  他还要两年及冠,若是皇帝将他的表字也一同定下,那岂不是他自知命不久矣?

  赵诩不知如何劝慰,便只好拍了拍他的手,二人一路无话。

  谁知刚到王府,又从枳棘那儿传来个消息。

  汾王妃难产,一尸两命,一缕香魂跟着那已没了声息的男胎去了。

  产房外的汾王当场便厥了过去,过了三日方才转醒,醒了便痴痴迷迷,竟是连独孤贵妃也不认得了。

  轩辕晦当场便摔了个杯子,冷声道:“这里头没有猫腻,当天下人全是傻子不成?”

  “汾王妃不过是礼部尚书的庶女,因她去了,太后还厚恤了她娘家,更是无人为她声张,”赵诩看着白日社传来的密信,“独孤母妃让殿下稍安勿躁,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坏了大局。”

  轩辕晦只觉胸闷气短,踱到门外,抓起一捧雪便往面上拍去。

  赵诩知他与他二哥自幼、jiāo好,现下定是无比郁卒,也不多话,站在门槛边上静静地看他。

  “毒妇。”轩辕晦咬紧牙关。

  先前太子妃早已诞下嫡长子,太后亲赐名“祚”,可见邓党对这麟儿寄望之深。

  “咱们的安西都督呢?”

  赵诩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皇长子轩辕晥,“皇帝有恙,太子亲至城外送行,最多一月,便可走马上任了。”

  见轩辕晦满面雪水,赵诩从袖中取了罗帕给他擦拭,这么一细看,轩辕晦长成后更似胡人一些——高鼻深目,瞳色湛蓝,肤色雪白,身形昂藏。

  “除去回纥或西域诸国,日后王爷若是白龙鱼服,倒是不好蒙混过去。”赵诩不合时宜地感慨。

  轩辕晦瞪他一眼,自己接过罗帕抹了脸,“我在想,是否要在轩辕晥抵凉州前去趟回纥。”

  先前均是遣使,还得花费不少功夫躲过邓党的耳目,如今他竟想亲身前往,可见心内焦灼到了何等地步。

  “非去不可么?”赵诩斟酌道。

  轩辕晦深吸一口气,“非去不可,一日不得到回纥的全力支持,我便一日不能安枕。”

  “既是如此,那还请王爷做好万全准备,一是命暗卫假扮王爷,避免邓党猜疑,二是多派些人护卫……”

  轩辕晦点头,“枳棘那边筹谋了那么久,这回算是派上用场了。”

  他手上无意识地动作,将好端端的缂丝罗帕蹂、躏得不成样子,“你呢?”

  “我留下坐镇。”赵诩觉得他问的奇怪。

  轩辕晦蹙眉,“我再想想罢,只是肃州多半要托付予你了。”

  “遵命。”赵诩笑着应了。

  第32章

  赵诩并未想到,轩辕晦想了一夜,第二日竟提出让暗卫假扮的肃王前往张掖围猎。

  他本人则将率百余人翻过天山,渡过居延海,往雅鲁克而去。

  雅鲁克便是先前借回纥之地,其意为光明。

  对假肃王围猎一事,赵诩丈二摸不着头脑,可轩辕晦行色匆匆,半句解释也未留。

  于是在肃王一行北上后,首开内眷总揽一州军政先河的肃王妃便将长史叫来饮酒用膳。

  酒过三巡后,赵诩方开口,“令夫人的病好些了么?”

  沈觅欠了欠身子,“已是大安了,还得谢过王妃的妙药。”

  “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便不必王妃来王妃去的,时日久了,恐怕我自己都要忘了是男是女了,”赵诩嘲讽一笑,“便以表字相称吧。”

  沈觅给赵诩满上酒,“扬光兄可是觉得王爷此次的安排有疑?”

  他的岁数做赵诩的父亲都是绰绰有余,可到底尊卑有别,细究起来,如今与赵诩称兄道弟都已算恩典,故而赵诩对这句不伦不类的“扬光兄”也便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