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_作者:我想吃肉(1012)

2017-04-30 我想吃肉 清穿

佟国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然而大祸临头,潜能倒是被激发了出来,终于来了一回快刀斩乱麻。玉柱先关起来,等待流放。四儿直接派了心腹仆人,捆起来送到了亲家的家里。然后吩咐:“捆了这个孽子,给我打!”
抽死你算了!全家人都冷眼旁观,尤其是隆科多的兄弟们。气死了!本来呢,差不多就是指婚的意思了,这一下倒好,被搅huáng了!一个个跑得飞快,监管玉柱的、请命把四儿送回去的、号称去看赫舍里氏的。
佟国维道:“都给我站住了!看看这个榜样!”
毛竹板子打得山响,隆科多本是康熙下令侍疾的,这会儿却需要别人侍他的。佟国维指定人选:岳兴阿。岳兴阿一边照顾父亲、一边照顾母亲,看看这个新伤加旧伤,看看那个后背开花,人生丰富多彩得他脑袋都不转了。
佟国维还在下令:“去五公主府,找五额驸,让他进宫看看qíng形儿!”又让另一儿媳妇申请去宫里看贵妃。
申请却被打回:宫里正乱着呢,没功夫理会这些事qíng。当然,宫里没解释那么多,就俩字儿:不行。
——————————————————————————————————————————
宫里是真有些乱了,前朝担心官爵,后宫担心生活。尤其是后宫,靠的就是皇帝。就算你有儿子,还是得呆在宫里当寡妇。[1]除此之外,福晋们也过得不大好。
皇帝病了,先是皇子侍疾。儿媳妇们也要组团问安,由于男女大防的关系,她们也只是组了一回团问候而已,并不能“侍疾”,看着轻松很多,其实女人们也很忙。这其中,以太子妃为最。
首先要应对的是皇太后,她老人家担心不已。亲自看了一回康熙,康熙还不大能说话,把皇太后急得老泪纵横——这会儿她还不知道康熙为什么病了,要是知道,估计早骂上了。然后就抓着信任的两个人——太子妃和贵妃——倒苦水。
佟妃想死的心都有了,康熙为什么病了不重要,大家眼里他为什么病了最重要!皇太子郑重派人来,梁九功是她认识的,在沉甸甸的红包面前什么都说了。佟妃想请罪,乾清宫都是皇子,她不能硬闯。皇太后还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可怎么办是好呢?皇帝从来没病得这样沉过!”
想跟太子妃解释,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佟妃陪着皇太后一起哭了。哭了好一阵儿,皇太后累得睡了,佟妃终于要求与太子妃单独谈谈,淑嘉头都大了。
佟妃是真不知道隆科多gān了什么事儿,顶多就是知道他老婆卧病在chuáng不得出门儿。谁料到,不但被nüè待了,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要是康熙因此而气死了,后果请自行想象。东宫对于将要指婚而出丑闻这件事qíng,绝不会欢喜。
佟妃只能死咬着四儿不放,顶多捎上个隆科多,以求把家族损失降到最低。
淑嘉也不敢把话说死,只说:“汗阿玛已有安排,咱们妇道人家,只好听吩咐罢了。”
这是一桩。
又有,淑惠有了身孕,正在安胎的关键时期,作为姐姐,淑嘉又cao了一回心。如果十五阿哥忍不住纳妾怎么办?如果生了女儿怎么办?她还有两个侄女正与秀女们住在一起,如果感染了气氛慌乱了怎么办?等等等等。急得嘴角都出了泡,皇帝怎么就赶在这个时候病了呢?病了还不赶快好!
要让太子父子离远点儿就能好得快一点儿了,康熙自觉对太子、太孙有些亏欠,胤礽与弘旦还恭敬地去“侍疾”,客观上起到了加重其心理负担的作用。
作者有话要说:
[1]太妃出宫由儿子奉养是康熙临死前下的规定,在此之前都是老死宫中的。
这两天大家讨论得好热闹,我看得很欢快。因为原来的楼盖得太高了,我去回复大家不一定看得见,于是放在这里一起说了好了。
按照老习惯,列个一二三条吧。由于深受二姑娘、皇太后影响,如有歪楼倾向,概不负责。
一、关于小保的那栋楼,仰望,那楼真高(小保,长评积分已送,记得查收)。大概总结两点:1、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与现代婚姻出轨的不同;2、关于“反三”的态度。
1、中国古代是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的,硬要说的话,清代早朝的一堆福晋算是一夫多妻。但是,侧福晋既有侧字,也算不得妻了。说妾是小三,从制度、事实上来说,是不恰当的。当然从qíng感上来说,作为现代人是很难接受的,很容易产生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