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216)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他是谁?

  应该是老侯爷吧。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看见?”

  行昭压抑住喉咙里将将萌芽的辛辣:“你受到的苦与痛,你便让你的儿子,你的女儿,你的女人,一一地再尝一遍?母亲不是你中意的人,母亲不是个能和你琴瑟和鸣的女人,母亲没有讨你的欢喜,所以她就该去死吗!”

  “母亲占着临安侯夫人的位子,而那个女人想要,你为了圆你少时的梦,所以母亲就该去死吗!”

  “你放下的尊严,你丢掉的梦想,就一定要靠别人的牺牲来完成吗!”

  “你将你受到的不公平与辛酸,再照搬原样地带给别人,你以为你这样就是捡起来了你曾经丢掉的尊严了吗?不,你将你的尊严与梦想丢得越来越远,这一次,不是别人让你丢的,是你自己亲手丢下的!”

  行昭手心直冒汗,睁圆了一双眼,直瞪瞪地看着低垂首的贺琰,声音从一开始的低吟,到最后的扯开了喉咙尖厉出言,眼眶里的泪变成涌上后头的腥甜血气,不可置信地站起身来,浑身在发抖,在发僵,甚至她耳边发嗡,她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面对何人。

  贺琰是在开脱吗?要么一刀两断,斩断所有瓜葛,要么做过了就忍下!

  君子做不成,至少也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小人吧!

  “母亲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啊…”行昭终是忍不住了,眼泪直扑扑地顺着面颊唰唰流下,“她崇敬她的夫君,她爱护她的子女,她将偌大的一个侯府打理得妥妥当当的,她是你明媒正娶回来的,她什么也没做错啊!你何必将自己遭受过的苦难再完完整整地qiáng加在母亲的身上…”

  “是…所以我如今无时无刻不在后悔…”

  贺琰缓缓抬头,眼眶微红,轻声打断行昭的话。

  PS:

  明天改bug,没有洗白渣男,也没有圣母女主,只是阿渊觉得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一个人要直面自己的错误,哪怕一生只有一次,不论结局如何。

  第一卷正文 第一百一二章 前尘

  初夏夜里的双福大街华灯已上,双桥圆dòng里有英姿挺俊的小郎君,也有戴着青帏幕篱,衣袂翩飞的小娘子,有乐呵呵地四处应承的摆摊小贩,也有挂着一连排花灯也不急着卖,只拉着游人说故事的老叟。酒家楼肆的门前早已高高挂起了几盏红彤彤的灯笼,有胆子大的老板娘,还会身上披着华绣半臂,笑眼如丝地杵在大门口,笑盈盈地扯开了喉咙招揽生意。

  闹闹嚷嚷中,有一架青帏软绸的华盖马车从九井胡同里出来,车辙轱辘在光洁的青砖地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瞬间就湮没在了纷纷扰扰的热闹中。

  “姑娘…”莲玉yù言又止,将手庄重地放在膝上,身子却随着马车的颠簸一抖一抖。

  小娘子从正院出来时面上是笑着的,可一出临安侯府朱门,便蹲在地上双手捂脸哀哀地哭起来,景大郎君怎么哄都哄不好,方舅爷差点拔刀又冲进府里去。

  她至今都还记得大夫人死的那天晚上,姑娘抱着大夫人的身子哭得惊天动地,可今晚的哭声却是缠绵不断,像一首没写完的哀伤辞句。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行昭单手挑开幕帘,静静地望着马车外,轻声缓语:“外头好热闹…”

  声音不高,却将莲玉一下子从回忆拉了回来。

  “或许是七夕快到了的缘故吧,嗯…也可能是中元节要到了。”莲玉赶紧凑过头去,看见卖花灯的旁边,有挂着面具在买卖的商贩,连忙回道。

  七夕啊…

  贺琰说,他与母亲最初的相逢就是在七夕的。一个才进京城迷了路,手里拿着个面具,哭得一抽一搭地花了脸的小娘子。一个长衫翩翩的贵胄公子。后者走在双福大街上,走着走着却被人拉住了衣角,他回过头去看,才发现是个哭得一抽一抽的小娘子,边哭边满脸是泪地问他,“阿福找不到路了,爹爹也不见了,姐姐也不见了,将才还有人笑阿福的脸是花的…”

  大概再不堪的婚姻里,也有那么几个让人永生难忘的场景。莫名其妙地镌刻于心。

  当时贺琰说这番话的神色是怎样的呢?是带着笑的沉默,还是悔不当初的扼腕叹息。

  行昭将头轻轻靠在马车内壁上,她发现明明将才才见过贺琰。脑子里的他,面容却变得模糊极了,像是被人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她使劲地想使劲地想,也能想起来他说的那一长串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