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261)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是huáng大人的猜测…”蒋明英的声音低缓得像涓涓而流的山溪,“护送梁将军那三百兵士都是jīng中之jīng,盔甲步兵,红缨怒马,任谁看也知道这是朝廷的事儿,落糙为寇已是bī不得已,谁还敢来明晃晃地来打朝廷的脸呢?”

  “所以他们以此为凭,说成是鞑子来袭?”

  方皇后伴着宫门缓缓而开的“嘎吱”声轻声出言。行昭分明从其中听到了戏谑与讥讽的意味。

  蒋明英垂手立于宫门之畔,隔了半晌轻轻颔首。

  “荒唐!”

  方皇后眉梢一抬,终是忍不了了。低声怒斥。

  到底是晚了一步!晌午行昭那一番话提醒了她,赶紧让林公公去雨花巷查探,方祈回话说是已经安排人在山东府接应,再一细想,西北老林至北天池山都是方家的地界儿。出了山西就有了方家的人接应,怎么想也出不了事儿吧?

  百密一疏,百密一疏!

  方皇后心头恼火,技不如人,被人钻了空子,她输了这一城。心服口服!

  梁平恭这步棋摆在明处,为了自保,一旦进京面圣了。他一定会将所有的罪名都往应邑与贺琰身上推,到时候就把一直处在暗处的贺琰拉扯了出来,狗咬狗这出好戏,是怎么看也看不厌的!

  却被人先下手为qiáng,捷足先登了!

  有人想让梁平恭说话。有人就一定想让梁平恭一辈子也说不出来话!

  方皇后撩裙落座于凤仪殿其上,下颌微不可见地高高扬起。几yù委地的裙袂低低地直垂在青砖地上,这个失掉一城的皇后依旧将气势摆得足足的。

  “皇上怎么说?”行昭不由自主地摆直身子,将浅绛苏绣裙裾轻轻摆好,如今的气氛有种剑拔弩张的压迫感,这是她头一次看见方皇后这个样子,就算暂时丢掉战局,却仍旧锋芒毕露,咄咄bī人,叫人心生臣服。

  这是女人的另一种美,棱角尚全,叫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同于定京城里讲究大家闺秀应有的端和德淑,也不同于母亲的低姿态,却能叫人明白,原来女人也能这样过一生,就算洗手作羹汤,就算挽簪清素面,却还能在某些时刻某些场合,活出自己来。

  蒋明英听是行昭发问,没像往常一样去瞅一瞅方皇后的神色再作答,而是抿唇一笑,躬身回之:“皇上不置可否,只让山西总督赵大人好好照看梁将军,‘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若是实在躲不开这个劫,也只是梁平恭的命数’,这是皇上的原话。”

  皇帝的态度并不qiáng硬,甚至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行昭手头一紧,她完全能够理解皇帝的顾虑,帝王制衡在于心术,公主勾结外臣构陷忠良的事并不是什么体面的话头,再大为宣扬,就是将皇室的名誉,大周的颜面拿到火上在烤。

  就此打住吧,这大概是皇帝的心声。

  梁平恭的遇袭详qíng,皇帝一定会继续查下去,可梁平恭回京吐出口里的话后也只能落得个死,如今也只能落个死。他的死活,皇帝手上攥着暗卫彻查西北之后的证据后,好像也不会太关心了。死了一个对朝廷有二心的将军,拘了一个为所yù为的公主,对皇帝来说,是大事儿吗?这根本就不能算事儿。

  “山西府,方家的势力尚未涉足。既然能把护送的三百兵士都打垮下,来劫掠的人当然身手不凡,又不是在演水浒,哪个正正经经靠着手艺能有口饭吃的人愿意去当土匪!鞑子来袭…更荒唐!”,方皇后昂头吩咐,一锤定音:“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方都督知道该往那头去查。明儿一早,梁将军的死讯若是传了过来,就再派几个人手往大觉寺去服侍应邑长公主。若是没传回来…”微微一滞,“若是没传回来,方都督也知道在外面该怎么做!”

  行昭手缩在云袖中,心服口服地听着方皇后一句赶着一句的吩咐。

  突然感到自己还要学的东西甚多!

  皇帝说的那句话今夜肯定能传回山西府,若赵帜是个聪明人。肯定心里是松了一口气儿的,弦一松开,梁平恭就很难活过今晚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方祈一回京一封爵,定京城里的风向就彻底转了个儿。想梁平恭回京的人有——了解内qíng的政敌,方祈行昭,顾太后…

  等等,顾太后会想梁平恭回来吗?

  梁平恭若是回来,至少能证明一件事儿。应邑并没有因为权势勾结朋党,因为一个男人玩弄权术,这比把手cha到皇帝的江山里的罪名可是要小很多了。可如果梁平恭一回来。顾守备与顾太后做下的事儿会不会吐出来,这个可就说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