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像副水墨丹青一般,着青衣长衫,执素绢青伞,不急不缓地走在烟雨朦胧里。
清雅风度,派头十足。
可怜的小其婉便没这么好的气韵和运气了,自家主子愣了半刻,电光火石中反应了过来,六皇子掐点堵她的次数,原先放在枕边,后来每回都在花间里才找着的书,什么该吃什么不好吃的提醒…
合着她一早就被其婉卖了!
不对,合着其婉一早便被六皇子给买了?
“你什么时候成六皇子手下的人了?”
“奴婢不是六皇子手下的人…”其婉怯生生抬头,想了想决定耍赖到底,“奴婢是李公公手下的人…”
行昭气结,李公公不就是老六的内侍吗!
行昭一怒,嗯半怒半甜下,小可怜其婉被禁足三日,以儆效尤。
本是打算日子慢慢悠悠地过,哪晓得将入夜,一颗大石头便砸了下来。
“温阳县主指婚端王!”
除却凤仪殿和重华宫,阖宫上上下下又睡不着了。
正文 第一百九四章 朝露
旨意是入夜之初从仪元殿直接下下来的,连礼部的程序都没来得及走,皇帝御笔亲批一挥而就,左右男方女方都是住在宫里头,没出宫下旨意的耽搁,将用过晚膳,向公公便拿着圣旨过来。
行昭安安静静地跪在凤仪殿前的青砖地上接了旨。
“临安侯贺琰长女,朝廷敕册温阳县主,身出名门,钟灵毓秀,沉贞恒淑…”
就算担了一个chūn字儿,定京城三月的晚间仍有一丝凉意,双膝跪在青砖地上,冰凉沁人。
可心却是暖的,好像在心间里轱辘轱辘滑转了几圈儿的玻璃珠子,总算是“咕咚”一声落到了实处。
向公公念得又慢又亮,内监通常都有一管尖细的嗓音,一开腔便扬得极高,再慢慢地降下来,像领着人从云端上坠下。
行昭埋着头,脑子里心里都是一片空白。
“特赐婚于端王周恪!”
最后一句,一锤定音。
宣完旨,向公公将圣旨折了两折双手递给行昭,笑眯眯地恭贺:“…豫王殿下与绥王殿下的亲事都是皇后娘娘帮忙相看的,县主这桩亲事却是皇上亲自选的,县主好福气。”
“也是托圣上的福。”方皇后搭着蒋明英起身,面上瞧不出qíng绪,瞧了眼满脸是笑的向公公,不经意问:“皇上是什么时候下的旨意呢?”
向公公笑说:“是瞅完今儿个折子以后拟的旨意,本是想明儿个一早再宣旨。到底还是选在今儿个晚上宣了。大喜的事儿,早一刻晚一刻,殿下与县主的福气也损不了。”
方皇后便留向公公用宵夜,向公公忙摆了手推辞:“…端王殿下那处虽不用颁旨。皇上却也jiāo代奴才去重华宫知会一声儿。”
蒋明英笑着将向公公送出了凤仪殿,折道回来,就将事儿摸得一清二楚了。
“缘由还在那几道折子上,是关于西北的。”
前头的铺垫够了,临门一脚,几道折子也能成为皇帝下定决心的最后催化。
行昭窝在暖榻里,怀里抱了个水仙碧波纹的软缎枕憨笑。
方皇后也望着她笑,笑着笑着鼻头有些酸,探身替行昭将散在耳前的落发轻柔地勾到了耳后,像是同自己说又像是在和行昭说话儿:“自己个儿觉得值得。就好。日子是自己过的。旁人帮不了。”
行昭重重地点点头。
宫里头的消息跟长了脚似的。跑得飞快,向公公还没到重华宫,六皇子就已经听着消息了。淑妃大喜之余随即愁了起来,“老四还没娶亲,阿妩那头他哥哥也还没娶亲,长兄不娶,下头的小字辈就算订了亲事也得慢慢拖,没正正经经过门我是当真放不下心来。你是不晓得,那回你在江南生死未卜,我一人儿困在这宫里头,阿妩顶着酷暑日日过来,要不给我读书要不陪我说话儿…”
每回淑妃提起行昭都会说起这桩事儿。宫里头真qíng难得,偶得一二便永难忘怀。
六皇子没言语,嘴上也没笑,眼里像藏了星辰一般。
淑妃喜欢行昭,欢宜与行昭是手帕jiāo,他的至亲们和睦温暖,就算外人再不喜欢,那又能怎么样?
行昭原本以为一晚上是睡不好了,哪晓得将沾上枕头,便睡得浑然人事不知。
大约是心安了,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自然也再没有做梦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