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532)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六皇子心下一沉,静待后言。

  皇帝有些摸不清楚平阳王意在何处了?怎么突然就从江南官场勾结党羽一事跳到了给老六歌功颂德上,莫不是老六jīng心安排的这一台戏码?

  皇帝看了看六皇子,蹙紧眉头又转首看向平阳王:“查得可有眉目了?”

  平阳王摇头,“端王殿下一己之力已属勉qiáng,臣弟恳请皇上特派官员,随端王殿下再次深入江南一带,彻查此事,以正我大周国风,趋官场不正之气!”

  平阳王再重复一遍,语气坚定:“臣弟恳请端王殿下再入江南,以正国本!”

  原来如此!

  六皇子恍然大悟!

  将他bī出定京,bī到江南,他与江南官场积怨已深,陈显玩得好一手借刀杀人!

  平阳王此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将他捧得老高,更是他率先cha手江南账目一事,若不随官南下,他所做之事无非为沽名钓誉,故作姿态罢了!

  六皇子手一拧,将要答话,却有一小跑飞快的小宫人疾步入内,双膝跪地,高声禀告:“端王妃突然腹感微恙,望张院判与端王殿下往绿筠殿去!”

  ☆、第两百六二章 早产

  小宫人此话一出,六皇子猛地一惊,险些一把站起来,四皇子手心往六皇子手背上一覆,附耳轻声道,“六弟静观其变,六弟妹怎么可能贸贸然地让一个面生的宫人来回禀这样大的消息?”

  关心则乱,六皇子一个恍惚,堪堪稳住心神。

  场面又是一静,瞬时之间便听见了方皇后沉着声音jiāo代道:“让张院判立刻去绿筠殿…”

  微微一顿之后,道,“王妃是发作了吗?”

  后一句是在问那小宫人。

  应当不是。

  行昭进宫身边带着莲玉和一个经事多,经验足的婆子,欢宜也被留在了绿筠殿,两个人身边四个心腹,若当真是遇到发作生产此等大事,如何敢叫这么一个面生的小丫头来禀报。

  小宫人原是绿筠殿的扫洒宫人,头一遭面圣,身子如抖筛,磕磕巴巴摇摇头:“…应当不是…王妃身边的婆子也说不是…但是王妃一直嚷肚子疼…”

  殿上殿下也不知是谁一声轻哼。

  小宫人吓得一机灵,赶忙伏地,带了哭腔:“王妃疼得都快哭出来了,奴才只好赶忙往湖心亭跑,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六皇子陡然身形一松。

  行昭可不是那样规矩的人儿,若当真是孩子有事,肚子不舒服,能cao起家伙立马回端王府,她都能做得出来。还遣人规规矩矩,符合章程地在御前来报一道?那就不是她贺行昭了。

  八成是为了给他解围,当时当景。他被陈显打了个措手不及。被平阳王架得高高的。一时难有万全之策,行昭递了个梯子过来,中途打断,再议此事,他定当已有万全之策了。

  方皇后眼神微不可见地往六皇子处一移,飞快收回视线,侧了身子,低声同皇帝商量:“…您也知道这是两个孩子的头一胎。阿妩胆子小,既然说肚子疼,想让老六在身边儿陪着也是常理…左右都是咱们皇家头一个孩子,金贵着呢,要不今儿个的事儿先放放?总得先顾好您的头一个孙辈不是。”

  皇帝云里雾里,眼睛眯成一条fèng儿看了看眼前之人。

  平阳王还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他这么些念头哪还受过这个,腊月三十儿的天气,湖心亭又挨着碧波湖,天一黑。水汽儿上来,头一个遭不住的就是他老胳膊老腿儿。腿脚抻了抻,不行,他不能功亏一篑。

  若今儿个老六二下江南之事不敲定下来,照老六的手段,若他有了缓冲时间,受罪的必定是旁人!

  陈显树大枝大,差点儿没一手遮天,首当其冲,受罪的铁定是他平阳王府一家人!

  “皇上!皇兄诶!”

  平阳王语带哭腔,动动腿脚,语气很大义凛然:“国事家事孰轻孰重?端王妃骄矜年幼,不懂事,可端王先为人臣,再为人子,江南尚有千万子民尚在水深火热之中,端王殿下难不成要耽于儿女qíng长,弃大周子民于不顾?”

  “皇家无家事,皆为国事!”

  方皇后一个拂袖,气势凛然站起身来,居高临下而望:“端王妃所怀乃皇室嫡支,是皇上膝下头一个孙辈,是皇上血脉绵延!平阳王以为此事不重?本宫明人不说暗话,只问平阳王一句,三弟处处阻拦,究竟是何居心!若端王妃与腹中皇嗣有一个三长两短,平阳王能从此中得一二好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