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帽子扣大了。
平阳王登时面红耳赤,“皇后所言何意?臣弟与皇上乃一母同胞亲兄弟,臣弟一向敬重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缘何血口喷人,将臣弟推到百口莫辩之余地!”
好了,话题已经彻底歪了。
“好了!”
皇帝出声打断这番争执,眼神一睁,眼前雾蒙蒙的一片,人影重叠,灯影流窜间看到了坐得极远的皇六子,瞧不清他的神态,皇帝再仔细想了想,老六一直是没有出声吧?
就连听到自个儿媳妇儿身子不畅,也没开腔,只剩下方皇后一个人在较劲儿。
蛮好,至少证明贺氏还没将老六完全拢过去。
事关子孙后代,皇帝迷迷糊糊衡量了高下一把,江南那帮guī孙子先不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既然事qíng已经被揭开,那慢慢来计划也没什么不可以,倒是贺氏肚子里头那个显得更金贵些,老六不怎么得圣心,可好歹也是皇家头一个孙辈。
想起头一个孙辈,皇帝紧接着就想到去年除夕夜老二府里掉的那个孩子。
旋即打起jīng神来,抬了抬手,一锤定音:“下江南一事,再议。贺氏在皇后身边娇养多年,xing子难免骄矜一些,也受不得痛,老六你先去瞅瞅你媳妇儿。”
老六赶忙应声而去,撩袍起身叩谢皇恩,“…儿臣先行告退。”
方皇后想跟着去,眼风往皇帝处扫了两眼,忍了忍,坐回原位。
老六一走,有宫人去扶平阳王,平阳王把那宫人的手一把甩开,又在地上跪了片刻,终究还是自个儿手撑在地上起身重新落座儿,他左思右想没觉着哪儿出了错处,打了老六个措手不及,又照着陈显的说辞背了几天,今儿个一溜说出口也说得顺当,甚至连皇帝的喜怒,陈显都把得准准的,只要没出贺氏那个岔子,今儿个晚上圣旨就该下来,明儿个一早,老六就该微服出巡,再隔那么两三日,端王殿下又会再现几年前失踪旧事…
老六没了,老二是个耳根软的,自个儿是先皇胞弟,钦封平阳王,摄政把权岂不来得容易?
平阳王闷着一口气儿坐着,心里头想起陈显同他那几番私密之谈,他出身算是头等显赫了吧?可愣是这辈子都没捞到什么权势地位。守着一个秋风萧瑟的宗人府。他憋屈不憋屈?
九十九步都走了。偏偏最后一步走偏了。
平阳王手一下子拍在自个儿腿上,轻唉一声之后,闷灌烈酒。
殿上已然再不复那般热闹,湖心亭外的烟花照旧在一pào接一pào地冲上天际,孤零零的声响无人相和,被风一chuī,声音便传到了绿筠殿内,张院判跑得满头大汗地身背药箱已至。目瞪口呆地素手捻了柄银叉子吃瓜果的前温阳县主,现端王妃。
行昭撑着腰杆坐在榻上,看张院判来了,放下银叉子,笑眯眯地招手:“…张大人年年有余啊。”
欢宜公主坐在一旁,也抿嘴朝他颔首一笑。
还贺上迎新辞了…
张院判抹了把汗,撩袍行了大礼,赶紧从药箱里头拿了只小玉枕,一方红绢布,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王妃是哪里不舒畅来着?说是肚子疼?是哪里疼?左下方疼痛还是肚脐上方?是钝痛还是绞痛?痛感持续了大约有多久?”
行昭手搭在玉枕上,红绢布顺势蒙住腕间。眼神一抬,莲玉上前福了福身,回道:“原先是肚子不太痛快,嚷着小腹疼,一阵儿一阵儿地疼,每一回差不离持续一刻钟的时辰。”
滑脉稳健,胎心清晰。
张院判宫中老人儿了,前后串起来一想,哪里还看不明白,单手捋了捋白羊胡子,再问莲玉:“今日王妃吃食上可有异常?疼的时候,可有出红、面色发虚,唇色发白之症状?”
莲玉摇头,语气稳健,微侧了身子,眼神一抬似是在征询张院判的意见,又像是在告知密事,“…王妃今日用膳时,多挑了两口四喜蹄髈,不多会儿肚子就不舒畅了…张大人,您说,这有没有克化不良的可能在呢?”
所以说是想让他告诉帝后,端王妃没事儿,端王妃只是吃多了,吃嗝食儿了吗…
张院判默了默,有些认命地点了点头,再加上一句:“其实后三月易早产,王妃注意着些也是应当的…况且产妇体质较常人是敏感娇弱了些,常人难受一分,或许放在产妇身上就会难受十分,这都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