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586)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欢宜脸都快僵了,加重了语气,“关键是公公也连连称是,直说这是个好主意…”

  照这法子养了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潇娘来,这活生生地是想将小阿谨也照这样养下去,让小阿谨坚qiáng起来吗?

  行昭哈哈地朗声笑开,好容易笑完,只听欢宜问她。

  “宫里头…老六准备怎么办?”

  是在问皇帝的讣告什么时候发吧?

  行昭笑颜敛了敛,再看欢宜,却见欢宜神qíng平静,眉宇间却有些悲悯。

  “等西北军完全压制住秦伯龄之后,也等定京局势稍维稳之后,也等长嫂坐船回京之后。”行昭轻声开口,“短则五日,长则十日,先公开皇上已驾崩,再请令易县公与罗阁老一起将立储诏书拿出来,大奠在登基之前,皇上的遗体一直封在冰窖之中,我出宫的时候还执了三炷香在冰窖外拜了拜。”

  欢宜叹了口气,将阿谨揽在怀里摸了摸长女的后脑勺,幽幽再叹一声,“总是父亲…”

  是啊。

  总是父亲。

  行昭面色微僵,眼神一晃,正好瞥到戴在阿舒颈脖上的那方老坑翡翠如意项圈上,这项圈是她小时候戴过的,听门卫说,营卫起兵的那晚上,八宝胡同临安侯府还派了近百个身qiáng体壮的庄户汉子来守端王府,一听端王府是空的,留下了这么个项圈…

  定京城里的人眼睛亮着呢,谁会冒头,谁一辈子都出不了头看得真真儿的。

  饶是如此,陈显一死,临安侯府也没派人过端王府来窜亲戚…

  行昭也跟着欢宜叹了叹,脑子里乱得很,兀地想起什么来,问她,“明儿个长嫂乘船回京,你要同我一道去接她吗?”

  罗氏是跟在行伍后面的,动作稍慢,就等在了天津卫里,待定京城平定之后,行景这才差人去接女眷入京。

  行昭一定要去接的,于公于私都得去。

  大局已定,方祈、行景众人的走向却还未确定。

  ps:

  明天或者后天大结局,大家放心,在正文中没有jiāo代完整的事qíng,阿渊都会在番外补足。二皇子vs闵妃,四皇子,方皇后,欢宜vs桓哥儿,行景vs罗氏,配角的人生都会圆满,不会再出现主角的走向了,哦,还有一个女主前世女儿惠姐儿的小合集要写~

  ☆、第两百八九章 大奠(下)

  罗氏回京那日,深秋十月,万里无云,一碧如洗。

  行昭与欢宜相约至定京城门去接,各有两队禁卫打前锋和殿后,两人将至城门口,便听有一众马蹄踢踏之声渐近。

  多年未见罗氏,丰腴许多,大约是一路疾行,眉梢眼角尽显疲惫,可仍就能看出少时极利的眼角缓和了许多,罗氏一下马车,没想到行昭与欢宜相携来迎,腾地一下红了眼眶,赶紧回身伸手去抱长子,“…我死命拦着阿景,不许他同你们说。这北上一路凶险,万一事有好歹,你们若不知道,自然也不会更伤心…”

  行昭眼神当即落在了那襁褓之中,小儿尚幼,看起来连半岁也未过,眯着眼,红彤彤一张脸藏在红彤彤的襁褓中,瞧起来是个极健康的婴孩。

  欢宜惊呼一声,赶忙双手接过,连声赞个没完了。

  行昭亦红了眼去挽罗氏,“呸呸呸!事到如今还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儿啊!”赶忙吩咐人将罗氏的车马和跟在身后的两列兵马带下去安置,“好好让军爷们休息!哥哥把轻骑拉到西山大营cao练,今儿个托我来接嫂嫂,先回端王府歇个脚…怕是赶了许久的路吧?”

  后一句是在问罗氏。

  罗氏点点头,寒暄间,三人已同上了马车。

  “我本是跟在你哥哥后头走的,又在天津歇了两日,一点也不累。”罗氏将进京看成一场大战,马车将行,身形向后一靠,嘴上不停,也不顾欢宜尚在马车,直截了当,“你哥哥还回不回福建去了?端王是几个意思?”

  狡兔死走狗烹,罗氏一路走来。不怕兵败,只怕被人弹尽弓藏。

  行昭突然想起来那日行景一直却六皇子的三步路…

  亲帮罗氏斟了盏暖茶,笑吟吟地递过去,“不回了,可也不在京里。至于去哪儿。等大局定下,得再问问哥哥的意思。”

  罗氏接过茶浅抿一口,紧接着便听行昭后话。“老六不是先皇,阿妩亦不是姨母,哥哥更不会是舅舅…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人上位,局势晃dàng,哥哥不可能被拘在京中…更何况还有我在呢,你们且万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