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588)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本以为第二日一张脸会疲惫得没法子看,哪晓得换过麻衣,一进宫门才发觉来哭丧的皇亲贵胄、勋贵权臣中没人是jīng神的,皆是眼下一片乌青。

  行昭一进来,原本喧喧嚷嚷的内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很多年之后,行昭回想起来仍旧觉得这一天算是她在这两辈子的辰光中,顶坐立难安的一天。

  外命妇、内命妇们望着她的目光,敬畏、谄媚、惊惶…什么都有,怯生生地在她的四周围城一个环,却无人敢靠近。

  她的妯娌们,她的亲眷们,她的敌人们的脸晃在眼前,千篇一律,好像分也分不开。

  六皇子执掌大奠,将立储诏令与长罪书在众卿之前又朗声念了一遍,罗阁老与令易县公上前再念一遍,以示正统。

  皇二子豫王、皇四子绥王,还有年岁最小的皇七子,新封的秦王以此挨个排在六皇子身后,面容悲戚地看着父亲的棺木起了又降。

  方皇后跪在命妇最前列,行昭次之。

  殿内哭声震天,或哀鸣或低泣,哭得很伤心,可行昭泪眼朦胧之中,却能看见方皇后陡然佝偻的脊背低俯于地,全身都在颤栗,众人皆哭嚎出声,生怕哭声不够响,只有方皇后一处如死寂一般的沉默。

  哭丧持续三日。

  这三日之中,端王夫妇仍旧每日皆回端王府住,三日一过,便有朝臣上奏折,过不可一日无君,请新帝早日入住仪元殿,以正大周国体。289

  第两百九十章 终章

  从端王府搬到皇宫,意味潜邸卧龙时光的结束,是新皇登基的预兆,是改朝换代的开始。

  立储诏令已下,乃先皇遗旨,加盖了天子宝印,更有宗室长辈与肱骨之臣相佐,可谓是名正言顺。

  既然是名正言顺,又何必再做姿态假意推辞。

  待银杏树叶已然深huáng,宫中修缮维护一事也已大功告成。

  行昭将诸多事宜jiāo待下去,书斋里的那扇大木桌,她的梳妆台,还有栽种在庭院正中的,阿舒的那株小松树全都打包带进宫里头去,国丧未过,端王府素绢白缟高挂墙头,可来往仆从管事之间无不喜气洋洋,行事说话喜笑颜开。

  那个位子啊。

  自家主子坐上了那个位子了啊!

  再不需要看旁人脸色,更不用忌惮任何人,yīn谋阳谋全都不足挂齿!

  一人得道,尚且jī犬升天!

  自个儿家主子当了皇帝,他们这些潜龙时就伴其左右的老奴良才就是从龙之功啊!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去了带走一批老臣,作乱的、谋逆的又是一批人,这些人屁股下头留下来的空位谁来坐?

  还不是他们!

  下头人洋洋得意,行昭冷眼旁观了三两日,莲玉终究寻摸了个错处,重重发落了管小库房的一个妈妈——直接打发到通州庄子上,人家升天,你被下放,杀jī儆猴!

  两世百态告诉行昭,稳cao胜券该不该高兴?该!可不能得意忘形!

  人一旦忘形,跟着就是忘心!

  钦天监算出来的吉时是十一月初九搬宅入宫顶好,前两三日,行昭包袱也来不及收拾,抱着阿舒赶忙进宫去瞧方皇后——先皇大奠之后,方皇后cao持完后宫诸事便一夜白头,彻底颓了下来了,缠绵病榻数日。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含含糊糊一言简之,“气血亏空,好好养着便是。”,可今晨听蒋明英带出来的话儿,方皇后好像是病又重了,方皇后多稳重的人。这节骨眼上,嚷着要行昭抱着阿舒进宫瞧她。

  行昭火急火燎进了宫。凤仪殿门帘大开,心里急得很,怪怨,“…娘娘身子骨不舒畅,将门这样大打开,灌进去了风又得遭…”

  如今谁也不敢叫她皇后娘娘,同理谁也不敢叫方皇后太后娘娘。

  全都模模糊糊统称娘娘。

  话儿还没完,就听见方皇后在里头唤她,“阿妩阿妩”连声地唤。

  行昭高声回了是,将拐过屏风。却见方皇后容光烁烁,见行昭进来,便将手头上的书卷放下,笑着招手,“来了?阿舒呢?前些时日见着行景的幼子。长得像他娘,很jīng神,我当时就在和蒋明英说,那时候我要死磕罗家准没错儿,你瞅瞅现在你哥你嫂子两人过得多舒慡…”

  虽是燃着沉水香安神,可方皇后哪有一点像个病人啊!

  合着就想将她骗进宫啊…

  行昭长舒了口气,把阿舒抱给方皇后,向里移了移,将就坐在方皇后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