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青州,说起宿天师,那是几乎所有人的表qíng都会立刻变成虔诚信徒的模样,人人学会了立刻变脸的程度。
虽然宿谊自上次“装bī”之后,没有再在世人面前出现,慕晏想让他多jiāo几个名士朋友的心愿没有实现,但他的传说更加多了,神秘光环也越加重了。
慕晏放弃让他jiāo朋友的想法,是因为墨家来了之后,宿谊和这群人很投契。作为技术宅,他自然还是跟这群工科生更投契一些。比起说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他更愿意跟那些人鼓捣机械。
慕晏见宿谊更开朗,更开心一些,便不再提起自己以前想法。
宿谊开心就好,其余不重要。即使不和那些名士混,宿谊在那些名士中的名声不降反升。
大概越是神秘,越是让人仰望吧。
宿谊在忙碌的时候,慕晏更忙。
宿谊没拿出一种新东西,引导一次新变革,都会牵涉到许多政治和利益方面的东西。宿谊每次施行自己的想法都很顺利,但顺利背后,是慕晏的殚jīng竭虑,呕心沥血。
和豪族周旋,和当地官僚周旋,和朝中周旋,甚至和普通世族周旋,慕晏在这其中飞速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其成长程度,大概能和他刚进军旅,跟着皇帝陛下南征北战那段时间媲美。
慕晏的棱角渐渐平滑,看上去比以前的平和不少,虽还是那张艳光四she的脸,但多了一丝沉着冷静,喜怒不形于色。
以宿谊的话来说,小狐狸终于要变成老狐狸,不对,狐狸jīng了。
慕晏对宿谊的诽谤的抱负,便是让宿谊第二日下不了chuáng。
这好似证实了宿谊对他“狐狸jīng”的评价?
除了慕晏之外,易苒的成长也很迅速。只是他的名声,也越发“不好了”。
以前易苒是骄纵,现在则真成了铁面无qíng,甚至还有人说他残忍。易苒丝毫不顾及“仁名”,他就是踏踏实实的做事。他不屑于与周围人过多周旋,从来不思考这些人背后有多大的靠山。
他的作风就是,你的靠山要是比我的靠山大,那就试着扳倒我吧。要是你做不到,就乖乖按照我的规矩来。
在这种态度下,易苒飞速积累起各种处理人处理事的经验,也在世族中越发“声名láng藉”。
这倒是为慕晏挡了许多流言蜚语。
易苒的成长,皇帝看在眼中,喜在心中。
易苒是真的找到一条适合他的“贤王”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对他自身而言,很是危险。但这种危险,何尝不是一种安全?
关键是,易苒喜欢这样。他将自己所有的才华都慢慢释放,去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而不是成为一只被圈养的龙。
被圈养的龙,和虫有何区别?甚至还不如虫。
易苒不是没有犹豫过,但宿谊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今别人怎么说你,又有何关系?怎么说你又不会少了一块ròu。待百年之后,一切自有定论。”宿谊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易苒品味着这句话,跟吃了秤砣似的,心终于定下来了。
他将此句记在心中,随时警醒自己。他作为皇子,将来的王爷。父皇信任他,太子信任他,可以说,将来他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论名利,除了那个他没想过位置,便已经是天下最大之人。既然他不缺名不缺利,他要奋斗的是什么?
就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将青史留名,永世不朽,比起那些默默无闻的帝王,更加出色。
这边是他的野心。
宿谊记起初次见易苒时,易苒还只是一个用骄纵鲁莽的面具伪装自己,有些小聪明的脆弱少年。如今他站在那里,神qíng坚毅,气势锐利,仿佛一把直入云霄的标枪一般。
真是长大了呢。
宿谊叹着气,摇摇头。慕晏改变也大,易苒改变也大,只短短几月时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似只有我没什么改变。”宿谊摸摸自己的粉嫩的小脸蛋,老气横秋的叹了口气。
易苒如此大的改变,让皇帝喜在心中的同时,也在考虑,要不要让太子也出去历练一番。
不过太子出去历练,也不是现在。现在太子正在跟着皇帝学习朝中之事。青州之事,牵一发动全身。慕晏为了平衡青州势力,用尽心力。皇帝陛下在朝中,不比慕晏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