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的时候听说,也料到这个病会很麻烦。
可真的亲眼看到时,还是觉得很震撼,那些血鲜红,染在了被褥上,顿时一股血腥气涌上来,整个屋子都有血腥味道,带着一种死亡的气息,叫人不寒而栗。
崔翎垂目,看到崔成楷的略带花白的胡子上也沾染了不少血迹。
她猛然就想起从前年幼时,崔成楷拿着胡子去蹭自己柔嫩的小脸,她忙不迭皱眉躲开,然后激起他一阵哈哈大笑。
他将这当成了是父女之间亲近的游戏。
而现在,他的胡须尚在,可颜色却已经灰白。
崔翎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她低声叹了口气,“父亲,你可要好好的……”
她和安氏一起将被褥换了,又亲自用手帕给崔成楷染红了的胡须擦gān净。
等到平静下来,这才对安氏问道,“父亲一直都是这样的?”
安氏红着眼睛点头,“白日里还好,夜里多些,差不多每回都要弄脏被褥和衣裳。为了这个事,你大伯母背后也没有少说。”
她委屈极了,“可这病人的事,又不是故意的,怎么能这样?”
崔翎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安氏的肩膀,“母亲的委屈,我都知道了。你放心吧,父亲的病只要还有一线机会,伯府不管,我这个做女儿的,也万不能撒手不理。”
她目光微抿,“总不能眼睁睁地叫我的父亲就这样死去吧?不行的!”
170 打脸
血缘,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也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就好像崔翎的躯壳里明明装了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可她身上流着崔成楷的血,就难以抑制地会和他亲近,对他产生孺慕之qíng。
看到他颓废沮丧会难过,看到他意气风发会高兴,看到他垂死挣扎奄奄一息会心疼。
如今,她曾经怨恨过嫌弃过也冷漠相待过的父亲,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这里。
他面色如纸,苍白中隐约带着青气,一动不动,好像生命就这样一点点地将要流逝。
崔翎心中一阵难以克制的疼痛涌过。
她抬头望着安氏,才数月未见,安氏的眉梢就爬上了好几道皱纹,鬓边也长起了白发,看起来神色枯槁,仿若也曾大病一场。
安氏察觉到崔翎的注视,目光里带着感激,“我忙着照顾你父亲,虽然着急府里不再给延请太医,却没有想到要向九姑奶奶求援。”
她颤抖着嘴唇,一副懊悔和痛苦相jiāo杂的模样,“若是我能早些派人知会你,也许你父亲这会儿的qíng形,还没有这样糟糕。”
这一回是安宁伯夫人看崔成楷确实不行了,为了不落人口实,这才肯派人去请崔翎。
安氏低头偷偷抹了抹眼泪,“你两个妹妹都没有说人家,戎哥儿年纪还小,我在这家里也说不上话,若是你父亲没了,我们的日子该……”
她似是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打了自己的嘴,“不,不,瞧我说的什么话。姑爷去请唐太医了。唐太医医术高明,一定可以将你父亲救回来的!”
昔日也算是个坚qiáng有主意的女人,可到了这样的生死关头,却还是方寸大乱。
崔翎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好轻轻拍了拍安氏的背,“母亲不必太担心了。我不是说了吗,父亲一定可以好起来的!”
她勉qiáng露出笑容来,“弟弟妹妹都还小呢,父亲得看着他们长大成婚才行!”
安氏听了这话,连声说对,忙不迭地点头。
也许是多日压抑的qíng感终于得到了宣泄,漂泊不定的心终于有了依靠,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絮絮叨叨地跟崔翎倾诉着这些日子以来的所有心qíng。
崔成楷所受到的待遇,她和几个孩子的委屈。她对崔成楷的感qíng,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一开始还只是小声地抽泣,到后来说到崔成楷若是没了,她和三个孩子即将在伯府之中受到的排挤和委屈,她甚至不能控制地放声大哭起来。
崔翎暗自叹了一声,觉得安氏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她连忙从怀中取出手绢。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替安氏擦拭gān眼泪,就这样静静地陪在一边听着安氏重复地说着那些话。
心里竟然奇异地涌上了一丝怜惜和心疼。
原本她和继母并不亲厚,彼此之间都保持着冷静疏离的距离,她不曾忤逆安氏,安氏也没有苛待过她,算是换一个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