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排除了重重阻挠才能出宫微服私访的。
而他费那样多的力气,只不过是想偷偷地看她一眼,一眼就好。
皇帝微微怔了怔,随即笑着说道,“也没什么事,只是听说孟良对你仍旧chuī胡子瞪眼睛的,就想来看看你是不是受了委屈。”
他懒洋洋地歪着头,一双清亮迷人的眼眸上上下下打量着五郎,“看起来倒还好,也没有无jīng打采,看来你是经受住了孟良的考验。”
五郎心中一暖,原来皇帝是特地为了他才来的。
他心里内疚,话便特别得多,说着说着,便将孟夫人邀请崔翎去她府上开茶会的事儿也都抖了出去。
皇帝眼皮微抬,“孟良有一对女儿啊?”
随即便就将话题岔了开去,“听说瑀哥儿明年想要入太学院?”
五郎点了点头,“我是听四哥提起过,好像四嫂有这么一个打算。”
他微微皱眉,“不过太学院直送的名额有限,咱们家的已经给了大哥儿去,瑀哥儿若是想要进去,必须要经过层层选拔,靠自己的努力。”
太学院是盛朝规格最高的学府,三年一考,只有四品以上大员的直系子女以及勋贵子弟才有报考的资格。
出于对开国元勋的敬意,倒是给了几家陪着太祖爷打过江山的勋贵公府一个便宜,每家每代都能推举一个孩子直送进去。
其余的人,若是想要进入这家最高学府,就必须通过层层选拔。
六艺是基本,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门特殊的才艺,才好让考官印象深刻。
瑀哥儿才七岁,就算到明年也不过八岁,在报考者之中,年纪偏小。
就算脑力上及得过其他人,可个子摆在那,骑she上头天然就弱了几分,再加上才艺部分,他毕竟年幼,总是要多吃一点亏的。
偏生镇国公府的直送名额给了袁大郎和宜宁郡主的长子,就是如今的镇国公世子,瑀哥儿若是想要明年就进太学院,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不然,就只好再等三年。
但这样的难题,对于皇帝来说,却根本就不是问题。
他笑着说道,“我晓得瑀哥儿一向都有自己的 主意,他喜欢靠自己赢得胜利。但朕倒是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ps:
好吧,今天还没好,勉qiáng爬起来更了一章,补的明天吧!
197 绮旎
袁四郎和苏子画对瑀哥儿这次考学都十分重视,暗地里也有想办法找过门路。
如今,皇帝金口玉言能给行个便宜,五郎自然不会拒绝。
瑀哥儿虽然傲气,事事都想用自己的能力证明,可身在大盛朝最富贵鼎盛的权臣家族,他的人生注定会享受各种优待和特权。
人生而不平等,贵族和糙芥云泥之别,生在权贵之家,原本就比别人多许多机会和便宜。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特意回避的。
五郎笑着替瑀哥儿应下,忽然想到了他的小舅子崔谚。
那孩子比瑀哥儿小上一些,假若安宁伯府不曾发生那许多的变故,也该是要到了进学的年纪。
可崔成楷如今那副模样,自顾尚且不暇,哪有余力指教他读书?
太学院的门槛高,崔谚不只年纪小,学问也不够,是没有可能进去的,可太学院隔壁的白鹭书院,却是专门招收刚进学的小童的。
五郎想,崔成楷还在养病,谚哥儿的教养一时顾不上,他这个做姐夫的倒是要关心一下。
是该找个时间抽空去拜访一下白鹭书院的院长,那位曾连中三元的董大儒了。
想到董大儒,五郎不由便想到了国子监曾经的祭酒大人宋大儒。
皇帝登基之后,接连平反了先前被宁王谋逆案牵连的几位大臣,梁家最先得到恩旨,不只发还了家财,还允了梁家子弟入科考。
宋家虽然没有梁家那样的门第,可宋青书曾经当过国子监祭酒,也算是一方大儒,门下许多子弟,在清流文人中很有号召力。
上月下旬,平反宋大儒的旨意也下了。
有人露出口风说,宋大儒不日或许还会高升。皇帝对他另有重用。
五郎想到了宋梓月,不由便嫌弃地皱了皱眉,觉得有一点晦气。
他立刻便将话题岔开,“下回皇上若是有事要和我说。叫人传个话便是,我入宫去也是一样的,何必劳您亲自跑一趟?”
虽说是微服私访,可暗地里也不知道跟了多少暗卫隐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