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村内近,老太爷老夫人辈份大,一些平时jiāo好的邻居晚辈便上了门拜年,易云卿放了鞭pào欢迎,大老爷余氏热qíng招待了,冬阳奉上热茶。
虽然村内人对冬阳男妻的身份一直有点尴尬,可村民臻朴,又是大过年的,而且不多不少都受过冬阳打猎的恩惠,于是在接茶时也不忘露出笑意,并在说话间极力邀请冬阳平时多去窜窜门。
拜年的人一波骞过一波,热茶热水点心都不知换了多少遍,终于在一辆马车驶来时,庶四爷带着一家子来给老太爷老夫人拜年,后跟脚庶三爷也携了一家子上了门。
分家另过,没在一个屋檐下抬头见低头见的,这时隔这么久的再见一面到也透着一股子亲近意味,再则大过年的谁也不想脸上不好看,虽然每个人对柳氏的事都好奇的要死,但都绝口不提见了面都是手拉着手一脸笑意,丝毫看不出以前仇敌似的争斗过。
冬阳一向不耐烦应服这些,早早寻了理由躲到厨房,余氏则没那么好命,不得不留在屋里八面玲珑似的招呼这两家子。好在午饭时间差不多,这才寻了机会到厨房喘口气。
午饭菜色冬阳与余氏早已经商量好,准备的也差不多,四口灶加了柴,蒸的蒸煮的煮热的热炒的炒,不多时便折腾了两桌子份量的菜。
两桌子菜还是分男女坐了,冬阳被老太爷叫了坐男丁这桌,就坐在易云卿下手。
庶三爷庶四爷脸上神qíng一变,大老爷也犹豫道:“爹,这不合规矩吧…”
老太爷摆手:“规矩是自家定的,现在没那么多人盯着也就没那么多穷讲究。”老太爷没解释太多,可这么做了就是抬举冬阳的意思,也是承认冬阳认同冬阳,并让三房四房同样认可的意思。
易云卿当然是乐得这么做,道句真心话,老太爷不开口他都要想办法把冬阳弄到男丁这一桌了。因为在女眷那桌吃饭,不即冬阳别扭,连一桌子女眷都有别扭的。
吃罢饭下午继续闲聊,三房跟四房年青这辈跟易云卿则趁这会儿到村内jiāo好的村民家拜年。当然,大老爷跟余氏,并庶三爷庶四爷也都走动了走动,毕竟qíng份摆在那,来了村子不去曾经jiāo好的村民内走动,落到别人耳里会认为他们还摆世家的谱。
晚间三房并四房住到了老宅,第二日早吃过早饭,庶三爷死活要接老太爷老夫人去他新盖的房子过节,三房家去了四房镇上的房子也要去呀,结果这两家一轮流住了去,等老太爷老夫人回来时都已经初五了。易云卿跟冬阳留在家里看家,等到老太爷大老爷易谦五人回来,村内人也开始请易家这一家子吃席。易家还席的时候定在初八,足足四桌的席面弄下来可把余氏跟冬阳累的够呛。不过也因为这四桌席面,为冬阳博了个‘厨艺极佳’的好名声。
初八过后,年味若减几分,待到十五元宵过后,家家便开始回复往日生活了。易老太爷跟老夫人也在十五过后便搬回了老宅,好在请的两个长工也开始上工了,到不愁没人gān活。
32折扇
送老太爷老夫人回老宅,易云卿便开始忙起了新宅子的事。先在村子里请了两个长工做些杂活,尔后跟冬阳入了次深山带回丰盛的野物,易云卿抽空去了趟县城买回一辆马车跟一匹好马,顺带在镇子买回被柳氏盗走的铺子房契,所有钱的来源易云卿都推到了入山采了好药材所卖的钱。
仅管有人怀疑又如何?也没哪个村民好奇到去求证。
去年旱灾可把庄稼人吓怕了,正月一过就开始忙和地里的事,期待今年能有个好年头可以弥补去年的缺损。家里几亩良田jiāo给两个长工去收拾,家里十亩沙地当初老太爷是作主分了的,只是三房跟四房后来私下都表示不要,把沙地又给了大房,大老爷也没推脱收了地楔不过每次收成都说了会送一些过去。
分给易家的十亩沙发都是挑好的分,相隔不远不说,在土壤上其实也没差到哪里去,好好收拾过又施了肥,种过大豆好好养了一年,冬阳瞧了瞧觉着也可以种些jīng细物了。十亩沙地刚好分成三大块,冬阳划了块大点的好好施了肥种上家里四季要吃的蔬菜,另一块小点的种了可以当口粮的玉米,另一块大概三亩样子的大老爷作主,种了花生跟红薯。不过这些易家人都很少动手,都是两上长工拾弄的,连冬阳都只见fèngcha针的帮了些小忙。
说来这段时间是冬阳最闲的,家里家务有长工大婶gān,大婶没空了才偶尔进下厨房,余氏也不是个爱生事的,除了每天早晚去给老夫人请安,其余时间则很少出门,对冬阳是毫不gān涉。大老爷更简单,这阵子又迷上了年青时的爱好画山水画,除了给老太爷老夫人请安再抽点时间教下易谦功课,其余时间不是上山采景就是躲在房间里创作,比余氏都还要安静。易谦还小,村子里又没书院,所以每天的事qíng就是完成大老爷布下的功课作业,其余时间就做了冬阳的小尾巴跟上跟下的,玩累了就往冬阳身上一扑,让其抱着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