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正,媚娘也沐浴过了,徐俊英还没回来,王妈妈过来督促夏莲抱了恒儿下去,媚娘这回不让步,坚持要留恒儿跟自己睡,王妈妈劝说多次无效,没法子只好jiāo待翠喜值夜时警醒些,晚上注意听恒儿的动静。
白天睡的时间长了些,媚娘在榻上坐着看帐本,恒儿也不睡,自个儿坐在一旁慢慢翻弄媚娘替他制作的识字卡片,夏莲跟了王妈妈下去歇着,翠喜三个丫头仍像以前那样,围坐一旁,各做各事,不时照看哄逗一下恒儿,媚娘看完帐本,伸了个懒腰,翻身倒立,恒儿见母亲忽然变了个样子,先是吃惊,呆呆看了一会,媚娘调皮地朝他眨眼吐舌头,恒儿便好奇的伸手来摸媚娘的脸,媚娘受不住,赶紧翻回来,恒儿看着端正坐着的媚娘,竟然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几个人都禁不住笑,媚娘心疼地把恒儿抱在怀里,亲着他说道:
“乖儿子,你娘在锻炼身体呢,你担心什么?不用怕,没事的啊!”
母子正逗笑着,忽听门外婆子禀报:“二奶奶来了!”
媚娘一怔:这么夜了,白景玉来做什么?
第167章 夜访(二)
替白景玉问到的方子晚饭前就让翠思送去会芳院了,翠思还得了白景玉赏给的一只绣花荷包,里边塞了个二两重的银元宝,还有两包上好的茶叶,两盒异域得来的香脂,分别给候爷和大奶奶。白景玉不是闲得无聊之人,夤夜来访,当然是要事相告——她带来了锦华堂的消息。
翠怜翠思抱了恒儿进到隔扇里边去,把恒儿放chuáng上玩,她们俩边做针线活边哄看着,翠喜下去泡茶,媚娘请白景玉上榻坐了,听白景玉转述老太太的话,内心暗喜:成了!估计明天就能见分晓!
白景玉为媚娘着急:“我早上听到婆子报说大嫂在锦华堂气着老太太了,便急忙走去看个究竟,谁知到得锦华堂后一个人都不见:大嫂不知去向,老太太说是进宫见太后去了,当时我就唬了一跳,四处寻不见大嫂,以为你也早进宫了。想去跟如兰说说,又怕她太担心反而不好,还得命婆子们守住嘴巴,不准乱嚼舌。我自个儿东想西想一会,先去忙完别的事,一边留意等着,暗地里觉得老太太应是见不着太后,因今儿是皇子三朝洗礼,太后岂有不忙的?老太太年纪大了,未在受邀观礼之例,不请自去,不定能进得宫门呢!谁知等来等去,直到晚饭时候老太太还没回来,我只好先吃了饭再说,刚吃完饭,二爷就使人来唤我,说他刚接了老太太回来,叫我过锦华堂服侍着,我急忙过去,老太太端坐堂上,看起来气色不错,满面笑容,庄表妹煮茶,二爷、五爷在跟前陪着说话,又让人去请二爷、二太太,二爷未归,二太太倒是来了,就听老太太说起那样的话来,听得我心里发冷,她说……秦氏身有恶疾,又狂妄无礼,不贤不孝,忤逆长辈,太后此番发怒了,只在明后日,便能下懿旨休妻!怎生是好?大嫂可快寻大哥回来商讨一番,看要如何挽回——颁懿旨责令休妻,那可是非同小可!此后嫂嫂出了徐府,就算千好万好,只怕也难再婚配!”
媚娘笑了一声:“谢谢你!不过不必为我担心,休就休了,怕什么?老太太说我身有恶疾,狂妄无礼,不贤不孝,忤逆长辈,这些罪名是她凭空捏造的,我一样都不认!”
白景玉微微垂下头:“府里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不管怎么说,老太太总是府里乃至族里最年长一辈,连族长都须得敬她三分,平日说句话有时连二老爷都不能违逆,大嫂如何就敢顶撞于她?如今能挽回此事的唯有大哥,大嫂你看,是不是教人赶紧寻他回来……”
媚娘知道白景玉现在是诚心想帮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微妙,原先相互厌恶,有敌对qíng绪的人,在特定qíng况下彼此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可以成为值得相互信赖的朋友——只不知道若是让她知道现在的媚娘其实是另外一个人时,会不会吓呆。
媚娘决定保持一贯的平和态度,不跟任何人说明自己内心所想,对白景玉也就没必要解释什么,等有了结果再说也不迟。没有谁真正会帮她,离开徐府的事只好自己谋取,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散一桩姻缘,身边亲近忠心的人譬如翠怜,往日看着候爷怎么对自己小姐不好,如今都不大qíng愿她离开徐府,更何况对她有了点好感的徐府人。
总算能离开了,绝不放过这个机会,徐府除了几个处得好的人,其余没什么可留恋的,虚伪的老太婆,喜怒无常、压迫人没商量的郑夫人,会暗地里较劲让你闹心的二太太,接触不多总板着一张脸不正眼看人的二老爷,这些极品长辈她服侍不起,再有就是徐俊英,武将应该简单直接些,偏他xing格不明,相处这么久,她好像更多地看到他温吞的一面,动不动教训她,跟老太太、大太太一样动辄以规矩压人,事实上老太太眼光不错,庄玉兰才是他最佳良配,绝对会坚决服从他,并不用他多费口舌来教导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