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诩兀自哼哼不肯停下哭闹,梅梅垂眼看恒儿手上那只木碗,也不怪小孩们喜欢,放着银质饭碗不用,非得抢要这只木碗,怪徐俊英多事,恒儿刚学着自个儿吃饭,梅梅便让宝驹随便给他做只木碗,图的是轻巧耐摔,徐俊英却嫌普通木料不好,费心思弄块金huáng色花梨木,请工匠专门做了一只木碗,还jīng雕细琢,在碗边刻上栩栩如生的花鸟瑞shòu,你说哪个小孩看着不眼红?连恒儿这么都懂得护宝,两岁的李诩不会抢才怪!
可此物只得一件,怎么办?徐俊英又不在家,去哪里找一样的给外甥,满足这位大姑奶奶?
忽想到百战还在家啊,让他去打听一下在哪做的不就行了,好歹弄一只差不多的出来,省得被人说慢待出嫁女,看在自己也是女人,回秦府没被慢待的份上,就按照她说的规矩,尽能力对她好些算了,又不是长久在一起住,姑奶奶回娘家,顶多顶多也就住个把月!
便对白景玉说道:“我前阵子确实不方便回府,什么事都托付二奶奶、三奶奶,四奶奶也不得轻松,把你几人累坏了,真是不好意思!大姑奶奶与我,我病中顾不得她,她带着诩哥儿也不方便出候门来看我,两下里就算了吧!这木碗么,却是候爷在外边寻了工匠做给恒儿的,孩儿们既然都喜欢,待我让百战去打听打听,看他在哪里做的,若是打听得到,做几个相同的回来,每人一个,便没人要抢了!”
白景玉点头:“这个倒好,我们大姐儿也喜欢着呢!莲儿,你要不要恒儿那样的木碗?”
徐美莲脆声答道:“要!我喜欢木碗!”
李诩不闹了,徐小娟抬眼看梅梅,脸上表qíng缓和下来,宁如兰笑道:“我也要一个!”
梅梅哧地笑了:“你真是……”
宁如兰说:“我自己用,等他出来,长大了会自己吃饭,就给他!”
旁边的丫头婆子们听着,抿嘴直笑:不知道的还以为都在争要什么呢,穷人家才用的木碗,到了富贵人家,竟是如此抢手,成香饽饽了!
徐小娟抱着孩子先行告退,回秋华院去了,孩子们微有困意,让奶娘和丫头们带回去睡午觉,甘氏、方氏也各自告退离开,留下梅梅和白景玉、宁如兰三人还坐在花厅。此时日头盛炽,却有微风轻拂,园中花影扶疏,夏日午后景致引人慵困,三人难得聚在一起说话,打起jīng神,重新换了茶来,却是淡香清慡的凉茶,梅梅指指宁如兰,对翠喜说道:“给三奶奶换杯白开水,少喝茶。”
宁如兰问:“却是为何?”
梅梅说不上来:“不知道,听太医说的,有了身孕少吃茶水!”
其实是以前上班时候听怀孕生产过的前辈们说的,忘了是什么原因,反正医生jiāo待的,应该没错儿。
好在宁如兰也不多问,换给她白开水她就只喝那个了。
三人首先说到候府事务,徐俊英也有跟梅梅提起过候府事务有总管打理,但总有一些紧要的事qíng需要主子做决断,梅梅不肯回去时,徐俊英便让白景玉和宁如兰暂时管着候府,他只知梅梅初时与宁如兰要好,后来怎么又和原本不大对眼的白景玉也说到一块去,就不大清楚了,总之梅梅临跑出徐府时将府中事务都托付给白景玉,连同大太太一起请她照管,而白景玉也尽心尽力,一切按梅梅的规格办事,徐俊英也就明白两个妯娌之间应该已经达成某种共识,梅梅信任白景玉,那他也就照她的路子走,只找白景玉和宁如兰就对了。
当下白景玉和宁如兰将候府事务和梅梅做了jiāo接,彼此间相互信任,没有什么大的事,说说就完,并没用上多少时间。
第219章 感觉
一边喝着茶,说到分府后两边的qíng况,从老太太到下边各房,还有姑娘们的婚事,无不提及,白景玉方才听说了老太太要卖瑞雪的事,告诉梅梅和宁如兰,三人叹息一番,老太太露出狠来,却是吓人得紧,跟着多年的贴身丫头,乖巧伶俐听话,平日见她也疼得像自家孙女般,就因为说错一句话,不管死活地卖出去了。
白景玉又小声儿说起听来的关于老太太以前如何收拾姨太太的旧事,原是半夜里各门廊婆子们值更时为驱赶睡意悄悄论传,偶然被她查夜偷听去,却也不好现身责斥,都是有年纪的婆子,说得有板有眼——老太太年轻时原有两房姨老太太,是怀老候爷时她自己给老祖父的通房,其中一个很是得宠,老祖父去边城防守时竟然带了她去,两年后生有一名庶子,俨然一家三口亲密和美,但姨老太太终是不适应当地气候,生了怪病,不得不送回来,祖父再出远门时再三jiāo待老太太,要关照姨老太太,老太太慡快地答应,等祖父一走,即毒死庶子,反说姨老太太不会照看孩子,害死徐家子孙,将之关入静院,活活饿死,当时太祖母还活着,见小庶孙刚回家不久就死了,又心痛又恼火,要亲自来查此事,老太太装病不应答,不久又真的探出喜脉,太祖母见儿子子嗣本来就少,怕万一惊吓着儿媳,坏了胎儿,只好作罢,此事就不了了之。祖父闻听爱妾和庶子离世,很是痛苦,自此后不常回府,二老爷出生直到五六岁方见着父亲,到祖父在边关战死,二老爷统共只见过他父亲三两次面,后来太祖母去世,另外一名老姨太太也无疾而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