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妈妈呆呆的看了看她的衣裳,又看了看自己手里拿着的,实在不知道她说的好,好在哪里。
“接郡主的车到了。”门外的两个小丫鬟跑进来说道。
“走吧。”秋叶红笑着拉了拉顾妈妈,自己拿起衣架上的大红风毛连帽斗蓬,顾妈妈回过神,忙帮她披了上去。
走出门,看着门外宝盖华丽的马车,车前站着的四个齐整的老妈子,以及一队侍卫,秋叶红点点头,想起什么似的转过头对一旁的富文成道:“爹,你抽空去买个马车回来,买个好点的,咱们家的太寒酸了,总不能一进宫也让人来接,也太轻狂了些。”
富文成恩了声。
“还有,”扶着那老妈子的手上车,秋叶红又想起什么,对身后的顾妈妈道:“咱们家伺侯人太少了,妈妈你得空去买些来。”
“买丫头?买几个?”顾妈妈对着个突然的念头有些发愣,跟着问道。
“也不用太多……”秋叶红歪着头想了想,“先要十六个吧,要年轻的勤快的,模样也要拿得出手,好歹……”
她转头望了眼门匾:“好歹不能rǔ没了公主府的门面。”
第197章 激怒(一)
时令进了腊月,京城里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寒风驱散了接连几日的yīn霾,一时间城里城外的人都多了起来。
这个即将到了的chūn节,无疑是皇帝最高兴的一个chūn节。
半个月前,漠北传来捷报,盘踞蔚、应、朔三州地界数十里地的窝阔台人退城而走,可以说将这当初骗去的三州又拱手让了回来。
事qíng是这样的,窝阔台人因为种种恶行,终于遭到天谴,爆发了莫名的瘟疫,人畜大批死亡,而可恼的是窝阔台人秉着一贯的无赖做法,竟然往边境这边故意散播瘟疫,激怒了延州城的太守,跟窝阔台人的一小部分发生了冲突。
战事由此一触即发,永兴军大军举进,势如破竹,一路杀了过去。
窝阔台人退守城池,采取了壮士断腕的措施,才挡住了瘟疫的扩散,守城不退,提出议和,不仅归还三州,并且还承认了两国之间的从属关系。
看着桌案上摆着的窝阔台汗上书自称的“弟”二字,皇帝按捺不住心中的舒畅,大笑起来,要知道如今的窝阔台汗,可是跟他祖父一辈的。
那么可以想像,接下来的几任汗王,将来对他都要自称侄子侄孙。
皇帝欢悦的目光投向殿外,看着那大殿上空的一方蓝天,这个长于祖母膝下冷宫之中,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年轻人,没想到命运之神突然扼断上一任皇帝的喉咙后,然后将他一手推上金装朱漆龙chuáng。
当然这个龙chuáng不好坐。
外有大臣不服,内有祖母gān政,近有各种号称正统。继位的子嗣冒出来,远有窝阔台人要趁朝廷不稳蠢蠢yù动。
伴着这一场大胜仗,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是时候清洗一下朝廷的格局了。
大殿里因为皇帝的沉思,而变的寂静无声。内侍们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只怕惊扰了陛下的思绪,他们的视线偶尔小心的投到负手站立在河间云水戏龙屏风前的皇帝。
这个可不是习惯让他们在上朝时动不动就喊“有事出班启奏,无事退朝”的皇帝。
一个内侍急匆匆的从殿外走了进来。
“陛下,太皇太后想要见您。”他恭敬的回道。
皇帝的愉悦的神qíng顿时又消散了。
要说他忧心的事,太皇太后的身体是其一。
虽然经过周太医的诊治,太皇太后的咳嗽算是好了许多,但jīng神越来越不济了。
听从了风水师的建议,太皇太后的寝官已经由庆寿官,移到了福宁宫,皇帝到的时候,皇后带着一gān妃嫔都在,陈妃还抱着那个好容易才得来的皇子。
太皇太后逗着重孙子,神qíng很是愉悦。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说了些闲话,皇后便带着嫔妃们告退了,让他们祖孙两个说话。
“慧娘的事……”太皇太后沉默一刻,突然说道。
皇帝忙答道:“皇祖母放心,已经吩咐太医院遍寻良方,定能治好郡主的伤。”
这伤疤能不能治好,大家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定论,一个姑娘家,到底是破了相。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垂眼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