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略_作者:月色阑珊(353)

2017-04-20 月色阑珊

  “娘在屋里么?”刘氏刻意大声问在门外打帘子的小丫环,意在让屋子里的威国公夫人和郭宜静听到她来了。

  片刻之后,威国公夫人的声音响了起来:“进来吧。”

  刘氏双眉微皱,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走进门,先给威国公夫人见了礼,又向郭宜静说道:“妹妹也在这里安慰娘啊!”

  郭宜静头一昂轻哼一声,根本就不爱搭理刘氏。大秦,讲究的是嫁女嫁高娶媳娶低,所以刘氏的娘家要比威国公府门第低,而郭宜静觉得自己是威国公府唯一的小姐,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女,所以压根儿就没看得起刘氏这个出身于靖宁伯府的嫂子。

  刘氏也不恼,现在已经不是她初嫁之时了,那时候,每每郭宜静对她很傲慢,刘氏心里便不痛快,可是现在,她已经习惯了,并且在她的心里觉得,和一个嫁了无数次都嫁不出去的女子置气,那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因此无论郭宜静再怎么向她挑衅,刘氏都只当没有看见。

  “娘,媳妇难为二弟做些什么?”刘氏很小心的问道。

  威国公夫人抬眼看了看刘氏,见刘氏身着玫红半新不旧的缎子袄,边上的凤毛都有些倒了,系着银红的马面裙,原本她常佩带的双衡比目玫瑰佩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绣着牡丹花的压裙大带,这一身装扮倒比从前素淡了许多,再往脸上看,刘氏一脸的诚恳和关切,威国公夫人便缓声说道:“你也不能做什么,如今诚儿只能躺在chuáng上,每目除了吃药,便只能喝些个汤水,竟连一点儿gān的东西都吃不下去。唉,总这么下去,诚儿可怎么吃的消?”

  刘氏忙说道:“娘,何不多熬些浓稠的汤羹让二弟喝了,总比喝寡淡的汤水补养一些。”

  威国公夫人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对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刘氏忙说道:“媳妇怕娘为二弟悬心,想来为娘分忧。媳妇有一枝关东老山参,据说已经有三百年了,特意拿来给娘瞧瞧,看二弟用不用的上。”

  说着,刘氏便将一只红色的长形锦盒送到威国公夫人面前。

  威国公夫人还没有发话,郭宜静便先把盒子抢了过去,打开一看便社撇嘴道:“我道是什么好参呢,不过尔尔。”

  刘氏的脸上非常恰到好处的流露出一抹尴尬难过之意,威国公夫人自然是看在眼中。便伸手拿过郭宜静手中的锦盒,轻斥道:“静儿,怎么和大嫂说话呢?”

  郭宜静一撅嘴,正要发脾气,刘氏却抢先说道:“娘您别骂妹妹,妹妹是和媳妇开玩笑呢。静儿,你大哥今儿给你买了一对玉钗嫂子不知道你在娘这里,便没有带过来,回头你是去嫂子院子里拿还是嫂子让人给你送过去。”

  郭宜静因着威国公夫人刚才的话,才勉qiáng笑道:“回头我去拿吧。”

  刘氏笑道:“那好,回头我们一起走。”

  威国公夫人看了那只号称有三百年参龄的关东老山参,果然是一只极完整,已经成了人形的老山参,参气扑鼻,的确是很难得的好参。威国公夫人笑道:“你真是有心了,如今这样的好参要淘换可不容易。”

  刘氏笑道:“娘说的没错,这枝参是媳妇嫁过来的时候,娘家给的嫁妆。”

  威国公夫人笑道:“既是你的嫁妆,你就该好好收着。”

  刘氏忙说道:“这参放着也是白放着,若是二弟吃了能让他的身子快些好起来,媳妇便于愿已足了。”

  威国公夫人见刘氏说的诚恳,便笑着说道:“难得你有心。今儿天冷,你怎么也再多穿些,连件大毛斗篷都不披。”

  刘氏笑道:“谢娘关心,今日太阳好,媳妇也没觉得冷,便没披斗篷。”

  威国公夫人却有些不信,可也没有再问下去。刘氏又陪着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然后便让郭宜静和刘氏一起走了。她们走后,威国公夫人将自己的陪房周才家的叫过来,问道:“这阵子大爷房里可有什么动静?”

  周才家的忙说道:“回夫人,前两日瞧着大爷的小厮拿了个大包袱出去,据说是把不穿用的东西当了,奴埤也不太真切,要不您容奴埤几日,让奴婢去好好查查?”

  威国公夫人皱起眉头,沉声道:“老大要当东西?他手里这么紧?”

  周才家的见威国公夫人没有发话,也不敢动,过了好一阵子子,威国公夫人才拧眉说道:“还不快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