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想郭太后半路竟然跑向奉先殿,朝着先皇的遗像哭天抢地,一行哭一行骂,痛骂皇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还立bī着宫人去宣御史台的人进宫,还要到太庙请历代先皇为她做主,更有甚者,郭太嫔还捶胸大哭,直叫着先皇怎么不降下天罚,活活劈了那无道的昏君。骂了一程,郭太后便指着奉先殿的二人合抱粗的朱漆柱子叫道:“叫皇上来见哀家,皇上若不来,哀家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宫人谁也不敢硬拦着郭太嫔,毕竟她从前是太后,余威尚在。只得赶紧报到皇上那里。皇上听说郭太嫔半路跑到了奉先殿,脸已经黑沉起来,他的双眉紧紧的拧起来,不独皇上,就连侍立一旁的太子,庆亲王,晋王,赵天朗等人也是面色凝重,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已经到了这般田地,太后犹做困shòu之斗。
乾清宫里静的让人心悸,许久之后,皇上才沉沉问道:“王叔,九弟,郭太嫔之事当如何处置?”
晋王和赵天朗都看向庆亲王,庆亲王爷皱眉躬身道:“皇上恕罪,郭太嫔虽然被贬,可名份上到底是臣之皇嫂,之男女有别,况且郭太嫔一向忌恨于臣,只怕臣有心去劝,反会势得其反……”
皇上点点头,看向晋王和赵天朗,晋王的眉头拧的比皇上来紧,只气愤的说道:“皇上对郭太嫔已经法外施恩,她还不知悔改,简直欺人在甚,她这就是吃准了皇上心地仁慈,不愿和她一般见识,皇上,臣弟以为郭太嫔只是要胁于您,她若真舍得死,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大动静了。”
皇上点点头,脸色稍缓的看向赵天朗,赵天朗缩缩脖子说道:“皇上九哥,您可别看我,臣弟最处理不了这种事qíng的。”
皇上骂了一句:“就你滑头!”倒也没有动真怒,眼光从太子身上掠过,皇上gān脆问也不问太子的意思,只说道:“唉,这真是给朕出了个好大的难题,此间都是男子,也不便去见郭太嫔,罢了,速去请皇后请往奉先殿劝郭太嫔去报恩殿。”
皇上此言一出,除了太子还没明白过来,其他的人都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庆亲王心中暗暗点头,晋王心中暗自惊心,而赵天朗心里,则头一次对他的皇上九哥产生了不满,有事把他皇后嫂子推到前头,以后若有什么不妥,便把皇后拉出来顶缸,这事儿做的太不地道,太不男人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皇后接了皇上口喻立刻赶往奉先殿,郭太嫔见来的是皇后不是皇上,越发大哭不止,而且哭声更加悲凄,真真是声声泣血,任凭皇后怎么劝,太后只是不理会,自顾自的哭个不休。她是哭完了先帝哭先后,哭完了先后,哽咽的抽着气缓一缓,再接着哭列祖列宗,直把所有在奉先殿里供奉的历代帝后哭了个遍。皇后只能眼见郭太嫔坐在地上,一边拍着大腿,一边有腔有调的哭唱着,什么“哎呀我的先皇啊,我的夫君啊,您怎么走的那么早啊……您快睁开眼睛看看吧,您的儿子活要把臣妾bī死啊……先皇啊……”
郭太嫔这一行哭一行唱的,声音足拐了九转十八弯,有腔有韵有板有眼的,尾音如爬坡儿一般升上去,又如回音一般袅袅散开去,说句真格的,便是京城里几个挂头牌的名旦都没有郭太嫔这么好的嗓子,她没有去唱戏,可真真是糟塌了人才,辜负了这份天赋!
皇后面上凝重一片,可心里却忍不住于苦中偷笑,自来她也见识过哭灵的,可从来没有见过哭的象郭太嫔这般的……呃……豪放,还极具喜剧效果,特别是郭太嫔不时用双手拍着大腿,活脱脱儿是在打拍子么,呃……听上去象是西皮三眼的调子。这真真是太搞笑了,便是在这等qíng境之下,都由不得不让人偷笑。皇后极度怀疑郭太嫔的出身是假造的,似她这么粗鄙的人,怎么可能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估计当年的选秀一定有猫腻!皇后凤目一扫,只见站在旁边左右不是的几个太监宫女都死死的绷着脸,生怕一个没绷住笑出来,在这种qíng况下,笑场是万万要不得的。
皇后忍笑苦劝了郭太嫔好一阵子,可是郭太嫔却如同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只哭她自己的,皇后直劝的口gān舌躁,感觉嗓子都要冒烟儿了。这一路跟着皇上急行回宫,皇后连缓口气儿的时间都没有,便要来劝郭太嫔,这大夜的连口茶也不吃可怎么行。趁着吃茶润喉的工夫思想开起了小差,若不是这般的苦中寻乐,这在深宫中的日子可真是煎熬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