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按程序顺利进行,小小的赵炫很懂得配合,只要吃饱了母rǔ,襁褓里gān净暖和,便不哭不闹,任由人们摆布,自顾睡得香甜,乖巧懂事的样子越发惹得德妃喜爱,比及庄王的女儿和仁王的儿子,这孩儿确实可爱得多,回去又细细跟皇帝说起赵炫的好,皇帝笑个不停:“好孙儿!听着就是个xing格内敛明事理的,像瑜儿!还得等他满月才能见到,朕真是等不及了!”
赵瑜仍在努力到处找奶娘,四五天里竟给他找到将近百名奶娘,却没有一个得着赵炫认可,不需要让他闻气味,只要人家一伸手抱他,就哭个不停,更别提喂奶了,他把个小脸转开,拼命摇着小脑袋,小小婴儿不肯吃喝,谁能qiáng迫?
赵瑜无可奈何,爱妻子也疼儿子,他没辙了,只好听从小乔的劝,不再找奶娘。
于是赵炫依然能够幸福地窝在亲娘怀里,甜蜜无比地吸着母rǔ,享受母亲的爱抚,在他耳边说一些只属于母子俩的絮语,吃饱喝足,就恬然入睡,任由嬷嬷或侍女们抱走,让母亲安安静静地歇息。十足乖宝宝模样反引得小乔疼爱不已,常常不舍得放手jiāo给嬷嬷们,自己带在身边,青梅和海棠多辛苦些也愿意,她们也爱死了胖乎乎粉雕玉雕般的小婴孩,母子俩又都是能睡的,并不给人多添麻烦。
赵炫自从得了母rǔ,不再放声大哭过,襁褓里尿湿了不舒服就哼几声,一经打开襁褓换洗过,立刻收声。正院上房十分安静,不吵不闹,丫头婆子仍像以前那样悠然自在,竟像王妃还没有生产似的。
第二百四十五章 劝阻
皇帝听说赵炫不要奶娘的事,正和许鸣风在下棋,哈哈大笑着说道:“不愧是朕的乖孙儿啊!赵瑜还绕了老远路程回来才侥幸找得着妻室,这小子一出世就紧抓住不放!寻常奶娘怎比得他的母亲?好!比赵瑜有眼光,有能耐!”
知道小妞妞生了儿子,许鸣风心里既羡慕又为她高兴,却不知道赵瑜和小乔之间的典故,因而问道:“赵瑜娶王妃,需要绕什么路程?”
皇帝笑着朝他挥挥手:“你不懂,以后有空再与你说!”
转头吩咐张童:“传朕口谕:皇孙赵炫由端王妃亲自哺育,端王妃育儿辛苦劳累,朕当另做补偿!”
张童离开,许鸣风问道:“皇上要给端王妃什么补偿?”
皇帝淡然道:“还能给什么补偿?朕岂不知小妞妞富可敌国,她稀罕什么?赵炫,是她的长子,她的依靠,却不是朕的皇长孙!你说,朕给赵炫封个王如何?”
“皇上也说他是长子,以后可要袭领端王府的!”
“端王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他们以后还生有儿子,世子可立长,亦可立贤,幼子贤孝也能做世子……朕喜欢赵炫!”
许鸣风微微变了脸色:“请皇上慎思!”
皇帝落下一子:“怎么啦?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想给孙子一点好处都不成?”
“不过是个刚出生的娃娃,又不独他一人是皇上的孙子,得看赵炫受不受得起皇上这份独宠,还得看他的娘想不想要!”
许鸣风将那粒子拿起来还给皇帝:“请皇上另走一步,此路不通!”
“岂有此理!看朕开山引路!”
“开山引路,也要讲究时势!皇上如今乃九五至尊,皇驾应走平坦之路,四平八稳,泽披均衡。方显无上君威,天下诚服!”
许鸣风严肃地说道:“如今朝局平定,社稷安稳,四海清明。如此大好形势,黎民百姓谓之为皇上鸿福齐天,但有识之士皆知,是因为皇上有两个好儿子!太子能文,善治朝政国事,端王能武,威镇八方四面邻邦。皇上年华正盛,此二子同心协力,为父皇共掌家国,天朝qiáng大昌盛,若是百年之后呢?端王如今势力已盛过太子,皇上若再加诸荣光……皇上难道想让他们重蹈覆辙,再来一次楚晋之争?”
皇帝瞪看许鸣风,半晌垂下眼帘:“你别忘了。朕不是当年的先帝!”
许鸣风说道:“皇上不同于先帝,却甚于先帝!先帝取舍不定,迟迟不立皇储。致令兄弟相残。而今皇上虽与皇后早早立下太子,却对端王尽显偏爱之心,如今更因他一举得男,一时疼爱便要大破先例加封皇孙赵炫……我知皇上内心所想,赵瑜是皇上得意之子,赵琮岂不是皇后的心头ròu?忘了皇后遗书么?我敢说,皇上这一道旨下去,端王不见得高兴,不说太子,其他皇子都会冷了心!您就等着皇子们分帮结派。开始暗中作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