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纶此刻只觉自己的太阳xué跳得异常猛烈而欢快。他双眉一抬,拧皱了脑门上的老菜皮,才又绷紧了脸,道:“齐王殿下不必过于自谦。老夫于此事未有寸功,实在不敢领赏。”
庆帝与柳青纶这老匹夫来来回回扯了这许多年的皮,如何会听不出他语气中急于撇清的意味,虽然不甚明了二人到底打的什么哑谜,但他二人并未结党他倒是看得明白。因而只转头对一旁高胜道:“从库中取两件珍玩给齐王吧。”
“儿臣多谢父皇赏赐。”一顿,长流又道:“柳相爷不肯领父皇的赏赐,儿臣却不好不亲自谢过柳相教诲。”说罢长流径自起身,走到柳青纶面前,恭恭敬敬一揖到底。
柳青纶两道花白眉毛似被人揪住一般上下跳动,口中只得粗声道:“齐王殿下不必如此,老夫领受不起。”
楼凤棠看着长流这一番做作,却在心中暗自嘉许。她这话说得漂亮,朝中除了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能瞧得通透,或是柳青纶的心腹本就知道个中来龙去脉,剩下的人则都会以为此次齐王治水是有柳青纶在背后支持。换言之,齐王的廉洁奉公亦是出自柳青纶这个亲外公的授意。她这是在拉老狐狸替她挡箭。柳青纶虽不愿,却亦不得不配合。难道他要到处对人嚷嚷着撇清:“老夫没让齐王不贪河工银子。你们要报仇的,只管去找齐王麻烦,不要把账记在老夫头上。”自己这个学生,当真后生可畏。
新近走马上任的户部尚书郑观cháo不禁暗自将太女与齐王比较了一番。不说别的,单论风采气度,太女就远远不及。当皇帝又不是选秀女,这要是将来,金銮殿上坐个绣花枕头,如何能叫人心甘qíng愿拜下去。他觉得如果自己要做个“文死谏”的忠臣,就一定会在金銮殿上高喊一句:“太女殿下,求求您回家绣花吧!”然后再一头碰死。唉,从前的那些“忠言逆耳”们啊,你们都白白为了些jī毛蒜皮的事血染朝堂了,如果能耐心些再等上一等,喊上这么标新立异的一嗓子,保管前无古人,足够你们名垂青史。怪只怪你们没赶上太女殿下上朝的好时候……
随波站在殿上,离御座只一步之遥,原该俯视齐王,她却自始至终都不敢看这位皇姐。随波心中不断揣测着长流是否得知了自己同轩哥哥的事,一时觉得长流刚回到京城应当还未曾听过那些流言蜚语,一时又觉得如今朝中传得沸沸扬扬,齐王府人多嘴杂,如何会无人向她报信。她一直惴惴不安,整个早朝都魂不守舍。直到高胜一声尖细至极的“退朝”,随波才惊醒过来,浑浑噩噩随着众人走到殿外。
待人散得差不多了,高胜才对长流道:“殿下,您这就跟老奴走吧。”
长流一时不解。
高胜笑道:“殿下对老奴多有关照,老奴却不知殿下的喜好。深感惭愧。”
长流一时恍悟,高胜这是在给自己自行挑选赏物的机会,遂笑道:“公公只选自己喜欢的罢了。本王信得过公公。”
高胜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道:“老奴先谢过殿下赏识。”其实以高胜这样人,如何会眼皮子浅,就是稀世珍宝他也未必会欣喜若狂。齐王一句话便将赏物给了他,重要的却不在东西本身,而在于这话听着叫人舒坦。因此高胜亲自送了长流一段路,怕引人侧目,这才回转去服侍皇帝。
长流下了朝回到齐王府,方摘了冠,取下绶、佩,便听旺财在外通报说顾轩来了。
“让他进来。” 十有八|九是来摊牌的。
顾轩自方才一脚踏进齐王府,从门房到侍卫到丫头,几乎万众一心,人人都是一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定要剜上一眼这朵旷世奇葩的鄙夷表qíng。因而他一路受着各路眼神的“夹道欢迎”,见到长流的时候不免已经被看弱了身子,伤了元气。殊不知,一旁领路的旺财在心中嘀咕:顾小公子诶,不是奴婢小气,明年不替您烧纸。您这犯的事儿说大不大,不过就是年少风流,碗里的还没吃到嘴就捞到锅里去,却实实在在犯了殿下忌讳,下场也就落个挫骨扬灰吧。就算是奴婢给您烧纸了,您这二魂五魄飘得七零八落的,也受用不了啊。旺财坚信:敢惹殿下的,一定是魂魄没长齐全,俗称缺心眼儿。
顾小公子因为刚受了王府众人的“盛qíng款待”,见了长流便显得有些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