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瑞士人的长枪,不得不说,是一种很好的阵地战防御型武器,高达六米的长枪可以抵消任何兵种的第一波冲击。幸好,在慌乱中,这种超长武器瑞士人保留得不多,西秦兵士靠着手中的横刀,只需要轻巧地拨开枪尖,就能揉身挤进并不密集的枪阵里去。西秦轻步营的箭枝早以she完,举起佩刀,和辎重兵一道前进搏杀;弩手营只有百人,但还有不少箭枝的他们,每she出一箭,在这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能she穿两三人;朴刀营、陌刀营、铁骑营,这些西秦倾力打造的重装部队,现在除了手里的武器不同外,一律都是身着轻甲。以往被作为决定xing力量、身披重甲的他们,从来没有杀的这么尽兴过,他们这种长柄武器,只要体力足够,绝对是近战之中的杀器,可代价就是,伤亡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三方混战之中,起到决定xing作用的其实还是弗兰克的那三千日耳曼人。他们衣甲整齐,体力也足,不像西秦兵士那样,先是为了渡河,脱去了一切不利于行的盔甲,而且在冷风中又被chuī了几个时辰,体力也肯定不是最佳状态。而且最重要的是,连续近十天都被压在城墙中挨打的日耳曼人,心中的燃起的战意比西秦人也不遑多让。
这三千日耳曼人,也是弗兰克在迪蒂孔城中jīng挑细选的jīng锐。毕竟,但凡是jīng锐,心中的战斗意志要比那些刚放下农具的新兵要好太多。他们或是为了自己,保卫家园,或是为了领主,获得地位荣耀,有三千人数的他们,对于瑞士人的打击并不比西秦人差。特别是在弗兰克重金的刺激下,他们所爆发的战斗力也让瑞士人十分胆寒。
厮杀就这样进行着,谁都没有后退一步,弗兰克和柏舟不后退,是因为他们在战略上无法后退;瑞士人不后退,是因为他们在战术上无法后退。
……
Ps:1,二更到,讨点推荐,收藏,书评什么的
2,关于主角,有人喜欢一出场就是天才型的,不太喜欢主角刚开始和小白一样,可能我的主角成长设定会有很多人不喜,可是,我现在这样写了好多了,也不好再改了。而且,我觉得这样的主角才更真实一些。瑞士,是西秦的立足之地,也是柏舟的成长之地。
-------------------【第三十九章 有变】-------------------
厮杀一直没有停歇,随着朝阳的升起,瑞士营地内燃起的大火也渐渐熄灭。
人都是ròu长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拼杀后,无论是谁,都已经开始体力透支,战斗节奏就这么缓慢了下来。战场上奇异的出现了短暂和平的场景,似乎大家都需要喘口气,需要活动一下酸软的关节。
柏舟和弗兰克已经合兵一处,对着正在大口喘息的安德列亚斯。这位瑞士伯爵知道自己一方已经失败了,他在怪自己太大意了,居然连续被同一个人偷袭成功了两次。要在平时,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只要再站起来,就还有机会,可在战场上,这次摔倒,对方不会再给自己站起来的机会。
安德列亚斯不服气,在他的固有观念中,战争应该是轰轰烈烈,规规矩矩,双方正面厮杀,qiáng者才有资格胜利,可这些可恶的异族人,从来不按套路出手,只会一些偷偷摸摸的伎俩,却生生以几千人击败了自己。
所以,安德列亚斯不会不服气,他相信,如果双方能正面jiāo手,他的勇士们一定不会失败。可就在这些偷偷摸摸的伎俩中,自己一败再败,眼看迪蒂孔就要陷落,眼看整个瑞士东北部的日耳曼人就要投降了,自己却要倒在城下。
他不甘心,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兵士,只不过他们在夜晚的袭营中逃跑了,现在他周围的兵士大多也是一脸胆寒,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平常的实力。
安德列亚斯看也不看弗兰克和他率领的日耳曼人,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日耳曼人只是些快要投降的懦夫,根本没有资格和自己说话。而对面那些黑发、黑瞳、huáng肤的异族人,才是自己失败的根源,才是有资格与自己较量的对手。
他挺起身子,擦gān脸上的血迹,向着对面的异族人问道:“谁是你们的首领!”尽管知道 自己面临失败,可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颓丧的表qíng。
站在最前方的柏舟也立起了横刀,嘴角上扬了一下,向着安德列亚斯说道:“我是。怎么,你们想要投降了么?”柏舟明白,听着面前这位的口气,并没有那种软弱想要投降的意思,他之所以这么说,是觉得面前这个人是个人物,已经这么大劣势了,可qiáng硬的姿态已然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