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看了心里添了几分堵,脚下步子不免停了下来,又朝身后两小婢女摆了摆手,正yù在外磨蹭些时辰,以免让人那做枪使还触了霉头。却还是被陈德海透过支起的窗子,一眼给瞧见,陈德海连忙指着外面,道:“王爷,小的看王福来了,估摸着是给王妃备的膳食粥。”
说着,给喜冬、迎chūn使了个眼色,见她们两人机灵地会意了,相携走到里屋门口隔开湘妃竹帘去迎王福。陈德海这才又念念有词道:“王爷您和王妃这一路舟车劳顿,还没食一口热饭。民间就有句话叫‘吃饭大过天’,这有什么事还是等先用了晚膳再说。”
朱棣闻言目光自然地膘向仪华,见她脸似蜡人一样,偏侍在软枕上,紧闭着眼睛,还是那副没一点生气的样子。这样看着,朱棣又一念想起陈德海的话,便允道:“摆饭吧!”
陈德海一听允了,霎时笑眯了眼,忙让婢女摆了饭食。
如此,朱棣、仪华二人一人躺着一人坐着用了素食晚膳,王福带着一应侍人退下。
整间里屋只剩下朱棣、仪华、陈德海三人。
朱棣软塌对面的炕上,也不作声,也不发怒,就波澜不惊地望着某处。一旁边上陈德海躬身侍立着。
屋子里妥安静静,并无人声,但总是沉默着也不是办法?仪华只好微微睁开眼,偏头往朱棣那膘了一眼。只在这时,朱棣目光忽然一转,捕捉住仪华看来的目光,盯着她道:“还以为你今晚不打算正眼看本王一眼!”
仪华一怔,她没想到朱棣就这样直白的揭穿自己。那今一晚上朱棣岂不是像看小丑表演一样看她?而且还配合她演出了一晚!仪华沮丧的想着,忽闪脑中灵光一闪——不对!说不定朱棣根本不知道,或只是一知半解的臆测?
仪华闭上眼不去看朱棣,露出落寞的神色,脸不红心不跳道:“王爷,是臣妾让您为难了。”
朱棣看着仪华此时一脸病容的面上神qíng黯淡,脑海中骤然闪过仪华今晚闷不吭声似闹变扭的样子,以及她在塞外时坚qiáng的影像。
闪念间,朱棣起身走向软塌,眼底乍现一抹探窥之色,口中却笃定道“并不是本王不愿意带你回王府,而是以目前的qíng况来看,你更适合留在秋山别院。”
仪华猛然睁眼,眼中有一丝愕然,脱口就道:“王爷您是这样做想的?”
朱棣却以为仪华仍不愿意,于是又细说道:“现在是夏天,马上就要入伏天了,北平会有多热?还有一回府应酬、府务之类的琐事繁多。仅这两样,以你现在的身体qíng况能承受的住?”话一顿,语气陡然一凛:“更不要说其他了!都能把你折腾没了!”
仪华一脸惊讶的望着朱棣,心轻却飞转着。当下她身怀有孕,先不说其他意外,仅是她如今的身体状况,稍一暑热猛烈或疲备,都有可能导致流产。而且此处离北平燕王只是一日的车程,若是王府中有什么事qíng发生,她也能各快得知。所以,今日一到秋山别庄,她便起了留在这里静养的念头。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她和朱棣的想法居然不谋而合!不过转念又一想,朱棣会从她的角度思考,也是在qíng理之中。但就是难为他一个大男人,居然能想得这么细!
“还是王爷考虑的周全。”以上念头闪过,仪华连忙调整心qíng,垂下眼遮去目中的喜色,毫不在意的认错道:“是臣妾想的有失妥当,竟一心只想着回王府的上了。”
朱棣见仪华立刻就接受了他的说辞,不免略微有诧异。但很快地便弃了这份诧异,满意地点头道:“既然本王要将曦儿送来,自会安排好你们的安全。并且此庄离王府不过一日车程,本王会来看你们的。”
仪华凝神细听着,再听见最后一句时,脸上似乎发着光。
朱棣看得分明,刚硬的五官柔和了些许,面向仪华又吩咐道:“本王暂时留陈德海、丘福在此,等回了王府再做安排。”
立在一旁听候的陈德海,惊诧的望了一眼朱棣的背影,又蓦然垂首。
仪华却不住地点头,神色温柔地抚着小腹:“王爷安排细致,自是由王爷做主。”语气里满是信赖。
听到仪华全然信任的口吻,不由地想起了她在摸北对自己依赖,朱棣嘴边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第128章 母子
第二天一早,朱棣便要走。天尚没亮,侍人们就忙着把行李收整了,前前后后装了十几辆大马车,很是摆足了王爷的派头。收给停当,见时辰还早,留下与离开的这两拨人自得说些离别的话,或掉几滴眼泪以示不舍。 在里屋里,迎chūn、喜冬两就手里拿着帕子,捂着脸,哭得泪如雨下。仪华躺在软榻上,看着两人淡淡道:“没什么好哭,不过几月而已。”迎chūn走上前,拉着仪华的手,下跪哭道:“王妃,您现在身子不好,奴婢放心不下,您留下奴婢吧。” 仪华看着哭得似泪人一般的迎chūn没有说话。如今她身子不好,留了小丫头在身边,未免毛手毛脚,还是由阿秋、陈妈妈在身边稳妥些。而王府那边也需要人,让迎chūn、喜冬两回去正好补了差。迎chūn见仪华没有说话,不禁哭得吏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