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画眉_作者:曦宁若海月(16)

2017-03-20 曦宁若海月

  “博雅楼?”

  “是。博雅楼是当今的皇叔,贤亲王开设的。这位贤亲王,最是尊师重道,博学多闻的。博雅楼平日里是京城世家才子结社论道的地方,一到大考,就招待书生秀才们住进去。那里面住的,多是才德具备的人,你要是去那里,不仅可以听他们高谈阔论,还更安全方便些。”

  “我知道了,后日就去博雅楼便是。”

  九重宫城阙,天上帝王家。

  此时上京城内,一城chūn色。高高在上的帝王居处,自也占尽chūn光。此时备受圣眷,刚刚册封的平康长公主正站在帝阙之中,高楼之上,看着那上京城内,一城烟柳。犹记得当日父皇尚在时,常带她来这五凤楼上,看京城chūn景。如今隔了十年才又见到这熟悉景象,父皇又已故去,这烟柳依旧,但当时看烟柳的人,却已不在了。思及如此,不由得柔肠百转。身后侍女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披风披上那纤弱却坚qiáng的肩膀:“长公主,请下楼吧。这楼上风凉,若是染了风寒,奴婢就罪该万死了。”长公主回过神来,轻轻点头,扶着宫女的手下了五凤楼。

  才刚下楼,便见到贴身服侍帝皇的内侍高远迎了上来:“陛下有旨,请了长公主往养心殿去。方才奴才见长公主在楼上,未敢打扰,公主请罢。”

  长公主微微点了点头:“有劳你了。”

  “奴才惶恐。公主请。”高远前面引路,带了长公主往养心殿走。侍女小心地跟着,远远看到养心殿的重檐殿角,长公主的思绪却飞到了回京的那一日。自己远嫁时,他还只有十五岁,刚刚册封了太子,还未成婚。自己回来时,他却已经做了帝皇,膝下有了一女二子。还有小五小七儿,都已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儿,若父皇地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想自己在边疆十年苦楚,夷狄首领在两年前故去,她又无所出,本来以为自己就只能在那蛮荒之地过一生,再见不到故乡风景,却谁知弟弟竟然以国家用兵大事来jiāo换了她的自由。心中再度燃起了那一丝希望,回京之日,帝皇下旨册封她为平康端顺和肃长公主,食亲王俸禄,建公主府,又将她昔年所居住的长chūn宫为她空下,以便她进宫时休憩。册封礼上,她犹有不真实之感,直到进了宗庙,拜了祖宗牌位,又到了奉先殿里,跪在父皇的画像前,方痛哭失声。

  母后的xingqíng凉薄,父皇在时只一门心思争宠,父皇去后又把心放在了权力上。他们姊弟四人与母亲并无多大感qíng。陛下前几年严惩世族,几兴大狱,想来也有几分震慑母后的意思,但毕竟是十月怀胎的生母,陛下遵了孝道,奉太后于长庆宫,日夜问安。眼看到了养心殿,守在殿外的侍卫跪下行礼,高远方带她踏进偏殿,帝皇便迎了上来。再一看,殿中还有一位臣子。

  “陛下圣安。”长公主按着礼数蹲身,却被圣景帝拉起:“以后若不是必要,皇姐不必行礼了。这是朕的太傅,现任职尚书省的张济。”

  “长公主千岁。”张济行礼,长公主忙叫平身。高远亲自搬来锦墩,长公主坐了,圣景帝方说道:“皇姐在边塞十年,未曾领略近年来京城风光,正巧朕开了恩科,也想去瞧瞧那些举子。皇姐素日最是聪敏爱才的,文章诗词写的也好。明日大家换了便服,去贤皇叔的博雅楼散散心罢。”

  长公主听了,便明白圣景帝知她思念父皇,恐她忧思成疾,反闹出什么不好来。心下感动,便在座上欠身说道:“陛下有这等雅兴,臣妾便随兴了。”张济也道声“臣遵旨”。当晚各人便各做准备,明日伴驾。圣景帝也只为明日让皇姐散心,这天晚上的众人却谁也没有料到,第二日竟碰到那样一个人物来。

  明月高挂,悬照天边,在柳府和在皇宫内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明亮皎洁。画儿睡得香甜,没有料到明日竟是她命运的转折;长公主没有料到,自己将会遇到一个平生挚友;圣景帝更没有料到,月老手中的红线竟要向他牵来,明日起,上天便要让他领略何为牵肠挂肚,何为相思滋味。冥冥中自有天意一句话,到此方得正解。

  鬻儇

  因第二日要伴驾前往博雅楼,长公主当晚便没有回圣景帝赐下的公主府,只在长chūn宫内宿了。第二日一早起来,盥漱完毕,便到长庆宫向太后请安,薛太后向来和儿女都不甚亲近的,只懒懒说了几句便完事。长公主乘步辇出了长庆宫,路上却听到两个宫女在那里争吵。叫内侍带了那两个宫女来问话,却问出一件可恶事qíng来。圣景帝膝下一女二子,长女名唤绮英,未曾及笈,还没有封号,宫中人只称呼大公主,年方七岁。生母因难产而去世,便被太后抱来长庆宫抚养。太后没有亲自抚养过小孩,抱养绮英只是出于新鲜而已。只过了一段时间,便受不了养育孩子的繁琐与劳累,就把她丢到了一边去。宫中的人都是极势利的,看那可怜的孩子没有母亲,太后也不再提起她,便开始欺负起她来。今日那两个宫女,便是偷了她的衣物饰品,却在那里因为分赃而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