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兰六岁时,一日出门玩耍,不幸被人贩子拐走,卖给外地一对夫妇作童养媳。那对夫妇为人刻薄狠毒,时常打骂nüè待幼小的孙清兰。
甄之恭的爷爷奶奶某日出游无意中见到那对夫妇又在nüè打孙清兰,可怜的小姑娘手臂大腿上的皮肤快被藤条抽烂了。甄爷爷看不过眼便上前阻止,反遭来一顿臭骂。
甄奶奶十分气愤,后来从旁人口中了解到那对夫妇并非小姑娘的生身父母,只是花了五两银子从人贩子手中买来的。甄奶奶当下慷慨解囊,拿出一百两银子将孙清兰买下,又见她长得玉雪可爱,遂收为义女,带回宁城甄家抚养。
孙清兰十岁时,甄之恭出生了。孙清兰很喜欢这个长得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从小便照顾他、带着他玩耍,甄之恭也很亲这个小兰姑姑,整天黏在她身边。
孙清兰自小习武,xing子如男孩一般慡利,在她十六岁、甄之恭六岁时,不顾义父母反对,自己做主嫁给了一名从外地来宁城游历的梁姓穷书生,然后离开宁城随着夫君四处漂泊,一去十五年再没回过甄家。
梁书生学问是好的,奈何脾气过于耿直古板,不善逢迎应对,加上运气也比较背,以至三次上京赶考都名落孙山。直到去年,年过而立的梁书生才好不容易榜上题名,被朝廷外放至小小的永平县当了一名父母官,而至今日,梁氏夫妇到达永平县尚不足一个月。
甄之恭不无感叹,“早知道姑父是永平县的县太爷,我也不用在牢里吃那么多苦头了。”
孙清兰义愤填膺,磨着一口银牙骂道:“放心,小兰姑姑一定会替你报仇!那帮心黑手辣的兔崽子们,看姑奶奶不一个一个揭了他们的皮!”
甄之恭笑道:“多谢小兰姑姑。对了,你和周叔是怎么知道我被抓进牢里的?”
孙清兰道:“也是凑巧,数日前我在街上偶遇周管家,得知你于一个多月前在永平县一带失踪,我便派了人四处寻找。前两天上午我无意中听到狱卒老赵头向一名衙役chuī嘘自己得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玉佩,又把玉佩从怀里掏出来向人炫耀,我一看便惊了,那玉佩上雕着三片青翠的叶子,看形状和成色,不正是甄家的传家宝么!我当即就制住老赵头,一番威bī下老赵头坦白玉佩是从牢里新近抓来的一名囚犯那里得来的,我便赶紧和周管家一同到牢里认人,这才把你救出来。”
听到此处,甄之恭不由一愣,刚才醒来见到周福生与孙清兰,心里过于激动,一时没顾上旁的事,此时方才想起某个人来。
第17章 差异
甄之恭赶忙问道:“小豆腐呢?”
周福生与孙清兰一同反问:“谁是小豆腐?”
“和我一起被抓进大牢的那个人!”
孙清兰了然,“哦,他啊,还在牢里关着。”
甄之恭一听就急了,“怎么还把他关着?”
孙清兰不明所以,“不然如何,大刑伺候?还是马上处死?这个太严重了吧,那小子只是欺诈和偷窃,关个三五年也就差不多了。”
甄之恭一头雾水,“他偷什么了?又诈什么了?”
虽然那块小豆腐毛病一大堆,但他可以百分之百确定,那小子绝对不会gān什么坏事,反而因为心太软总是无原则地充当老好人,结果往往还被人占了便宜。
周福生比他更加疑惑,“大少爷,他不是对外谎称您是他的表哥,还趁您昏迷时偷了您的玉佩么?”
甄之恭哭笑不得,“不是这样的,你们都搞错了,他是被冤枉的。表哥什么的,是我自己说的,玉佩也是我自己给他的,我还以为他已经拿去当掉了,没想到居然还留着,关键时候还救了我一命。”
孙清兰奇道:“小恭,你怎么会认那小个子当表弟,还把甄家的传家宝给他呢?”
前面一个倒也罢了,玉佩可是不能随便送人的,那是甄家历代只传长房长媳的宝贝。正房夫人会在嫡长子年满弱冠时将玉佩jiāo付,待嫡长子觅得自己的良配时再亲手赠予。
甄之恭略为尴尬道:“此事说来话长,当时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后再告诉你们。现在先把窦家富放出来吧,那小子绝对不会gān什么作jian犯科的事,相反心肠好得过头了,连踩死一只蚂蚁都会觉得内疚。坏的是县里以赖三为首的那伙地痞流氓,真是无恶不作,姑姑你一定不要轻饶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