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之上妆_作者:时镜(36)

2017-02-25 时镜

  “上次还不都怪小南,是他贪玩出去晃,结果回来一看好看的花灯都被人选走了。就,就就只能……”

  “只能给我挑了一个猴子摘桃儿?”

  谢馥闲闲地看了她一眼。

  满月一缩脖子,再不敢说半句,生怕被自家姑娘拧断脖子。

  霍小南咳嗽了一声,也想起上次丑得令人发指的猴子摘桃,有种无颜面对自家姑娘的感觉。

  度我大师就在旁侧,静静地看着这主仆三人说话。

  谢馥身上自有一股宁静的气质,被两个颇为活泼的家伙围着,似一幅画。

  旁边的小僧去捧来了笔墨纸砚:“施主,请写灯谜。”

  谢馥从与满月等两人的笑闹之中回过神来,转头谢过小僧,捏了笔起来,略一沉吟。

  大家都好奇地看着她,看看谢馥到底会写出什么东西来。

  毕竟,前几次谢馥出的灯谜都有几分意思。

  谢馥自己却在想,前几次的灯谜好像都被人猜了出来,好像这一时半会儿之间也想不出什么新奇的灯谜了。

  那么,还是增加猜谜的难度吧。

  目光微微流转,谢馥眉头拧起来一点,约莫有半刻,大家也都没出声,静静等着。

  “有了。”

  她忽然一笑,唇角扬起来半点,提笔。

  众人好奇地凑了过去看。

  洒金红纸上,谢馥的字迹颇为娟秀,一行小字很快落了下来。

  满月一字一句地念着:“白蛇过江……”

  霍小南接上:“头顶一轮红日?”

  两人念完,对望了一眼。

  霍小南道:“这是要猜什么?”

  “一日常把用之物。”谢馥答道,搁笔抬头,“不过猜出了我的谜语还不算,猜灯谜者还需再出一个谜语,谜面要能对上我这一联才算答全了。”

  度我大师的目光落在那一句灯谜上头,捻须沉思。

  猜到已经有难度,更难的是要怎么再出一灯谜,谜面还要跟谢馥这一联对上。

  真真个刁钻为难的!

  度我大师叹息一声:“好谜面,不仅是个谜,还是个绝妙的上联。不过月余不见,施主才学见涨,老衲才疏学浅,竟难以对答。施主的这一盏灯,只怕要亮到天明了。”

  “哪里有那般的好事?”谢馥并不在意,能得度我大师一句赞叹已是足够了,“十五年来,也就一盏灯能亮到天明。若是我没记错的话,是徐先生吧?”

  徐先生,徐渭,字文长,张离珠的先生。

  法源寺的灯会颇有意思。

  猜对了灯谜的人,可以把花灯给取下或者就地熄灭,代表这一盏的灯谜已经被人猜中了。

  京城之中有大才者,往往会相约在这寺内走一遭,看谁取得的灯盏最多,便能博得一个美名。

  当然,有猜谜的,自也有出谜的。

  如果一整夜里,有人出的灯能亮一整晚,不被人猜出答案来,便能在京城小出一把名。

  毕竟法源寺众多士子云集,不被人猜出灯谜的几率实在太低,留到最后的往往都有几分天才、鬼才、歪才、怪才。

  徐渭便是这样一个人。

  这十五年里,唯一的一个让灯亮到第二天天明的大才子。

  那时候,徐渭初到京城,年轻气盛,在法源寺灯会上出了一灯谜挂起来,扬言无人能解。

  京城众人觉得他口出狂言,需要教训教训。

  只是徐渭毕竟高才,众人忌惮他的本事,不敢单打独斗,只在那一日相约法源寺,要集众人之智,一起破灯谜。

  可最后的结果叫人惊跌了下巴,整整半个京城的才子,都没解出徐渭这一灯谜!

  从那以后,大才子徐渭之名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

  这一桩京城里曾有过的趣闻,谢馥也听过。

  她不觉得自己能与徐渭相比,灯谜不过也就是个小玩意儿罢了,用这来判断一个人的才华,未免有些失偏颇。

  度我大师也不在意:“万事无定数,老衲看还说不准。”

  谢馥拱手:“那就承蒙大师吉言了。”

  后头满月与霍小南对望了一眼:你懂吗?我也不懂。

  两个人对视完,同时摇头叹气。

  霍小南打戏班子里长大,能认字但是不能写字,更不用说这么文绉绉的话题了。

  他尴尬地摸摸头:“这灯谜也出了,是不是可以去放河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