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大红灯笼在晚风中摇曳,伴随着两人明快下流的歌声,远远看去竟透着诡异的诗qíng画意。
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正唱着曲的两人蓦地缄口,四只圆滚滚的大眼睛一齐望向门内出来的那人。
但见一名六十开外的老者,右手提一只灯笼,左手撑着一把油纸伞,皱着眉头打量着墙根处的两人。
“哪里来的野小子,在我们谢家庄外唱这些粗俗下作的东西。”
荣喜与锦绣齐刷刷垂下了头,脸上均是腾起一片绯红,这些小曲说来的确不入流,便是平时在房内,锦绣也只肯唱上一两曲为客人助兴,可今日两人也不知怎的,竟是忘乎所以,一曲接着一曲,越唱越大声。
那老者见两人露出羞愧的表qíng,也不想再多计较,只是板着脸训话:“年纪轻轻,什么不好学,学这种东西,你们两个这么晚了怎地不回家,跑到人家屋檐下过夜?便是乞丐也有自己的聚集地,你们两个小子该不会是贼吧?”
锦绣一听,吓得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们绝对不是贼,我们兄弟是上京城投亲来的,几日前用尽了盘缠,便只能沿路乞讨,今日天晚了进不去城,又逢下雨,没奈何只能随意找处地方避雨。”
那老者将两人来回打量了一番,见两个少年衣衫虽然褴褛,脸上被雨水淋过的地方却是清秀白净,不似一般做贼的獐头鼠目,于是收了油纸伞,侧身让开一点地方,向两人招手道:“既然你们是上京投亲的,今日就在我家柴房内休息一晚吧!躲在人家屋檐下成何体统,若是碰到急躁的,上来便一棍子打翻,当贼人送官了。”
荣喜与锦绣听得不用露宿,顿时大喜过望,忙不迭道谢,那老者便提着灯笼,引二人穿过庄院,直向柴房走去。
走到园内假山边的时候,两人见不远处一个凉亭内隐隐有人。
老者连忙抬手示意二人噤声。
“那是我家庄主,正在亭内赏雨作画,你们走路轻些,我们庄主虽然不介意有人来投宿,但生xing不喜人吵闹。”
荣喜锦绣连忙点头,三人轻手轻脚地绕过假山,等到了离凉亭最近的地方,荣喜抬眼望去,只见一名三十开外的中年文士,眉目甚善,一手托着一壶酒,一手握着一支紫láng毫。
见了三人,也只是淡淡地朝这边瞥了一眼,那老者倒是遥遥向凉亭处行了个礼。
荣喜凑近锦绣,附在他耳边小声说:“这人好大的架子。”
锦绣也偷看了一眼在前面带路的老者,低声道:“有钱人都这样。”
荣喜不以为然,想说自己就不是这样,他们荣府上下其乐融融,主仆间甚至会相互开玩笑。
第 24 章
那老者将二人引到了后院的柴房,嘱咐他们小声安歇不可吵闹后,便径自离去。
荣喜见左右无人,偷偷摸摸去对面的马厩内抱了一捆gān糙来,铺开扶锦绣躺下了,又想着去厨房偷点剩菜剩饭。
锦绣责怪他不安生,好容易有人收留能睡个安稳觉,万一得罪了主人家,到时被赶出去,便只能又在树下过夜了。
荣喜讪讪地道:“我还不是怕你饿的慌睡不着。”
锦绣摇头表示自己不饿,为了证实还特意用手拍了拍肚子,结果引得肚子咕噜一声。
荣喜听得真切,忍不住噗哈一声笑了出来。
锦绣正待嗔怒,突然柴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那老者提着灯笼,表qíng古怪地出现在门口。
荣喜只当被他识破自己偷拿了gān糙,面上一红,正要道歉,那老者却施施然叹了口气。
“我家庄主说不可怠慢了客人,要我收拾出一间客房,请二位公子前去歇息一晚。”
荣喜与锦绣面面相觑,不料想世上竟有人好客至此,两人身上都是乞丐的装束,居然还肯请他们去住客房。
两人随着那老者穿过走廊,到了尽头的一处房间,但见房内收拾得gāngān净净,茶水点心整齐地摆在桌上,两人不由同时咽了口唾沫。
那老者最后惋惜地看了他们一眼,便走出去带上了房门。
待他一走,荣喜与锦绣几乎是同时扑向了糕点,也不怕噎,用手抓起就往嘴里塞,腮帮子均是鼓鼓囊囊,直塞得yù翻白眼。
荣喜捧起茶壶,也不用杯子,掀开壶盖就是一通猛灌,直到把喉咙里的点心咽了下去才把茶壶递给锦绣,锦绣接过来也是大灌一通,等顺过了气,再接着猛吃。
片刻间两人就把桌上的一大盘糕点扫空。
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荣喜与锦绣并排倒在chuáng上,越想越觉得奇怪,这天底下哪有平白无故对生人好的?那庄主不知是个什么来头,只看一眼也不过是个寻常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