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昏君_作者:樱桃(157)

2017-01-06 樱桃

  容妃既为殷燕宁挟圣意所立,这个太后之名自然是算不得数。而她又不能全始终,终究于德有亏,也不能以妃嫔礼仪下葬。礼部向我请旨,我想了想,决定依旧礼,给她“夫人”的封号,陪葬诸事一律依嫔例,礼部官员前日将谥号送来了,为容妃拟定一个“柔”字。

  看见孟士准袖口那一圈白,我想起身为臣子,他还在为容妃服丧,便问道:“容妃……不,柔夫人的丧仪礼部都弄完了吗?”

  “回陛下,已经全部妥当了。照陛下吩咐,不张扬,不寒酸。”孟士准道。

  我点点头,下巴努了努他的袖口,问:“孝期还有多久?”

  孟士准道:“今天便是孝期最后一天了。”

  “嗯,”我沉吟道,“柔夫人的家人也安抚好了吧?”

  容妃出身世家,家道虽已中落,却也有几个人在朝中为官。孟士准一听就知道我想问什么,答道:“陛下不追究他们的罪责已然是天大的恩典,柔夫人的家人感恩戴德,为官者已经辞官,近日正在变卖京中房产家产,打算回乡安置。”

  “朕记得柔夫人的老家山清水秀,回乡倒是个好想法。”我满意笑道,“呆在京城有什么好呢,蓝氏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朕刚回来,有些事实在不想做得太过,他们自己明进退,倒是十分懂事了。”

  孟士准附和道:“吾皇英明。”

  我见他yù言又止,仿佛藏着话在喉咙里头,半截子都要冒出来了,附和也附和得极为敷衍,不由笑道:“怎么着,你还有意见了?”

  孟士准gān笑道:“臣不敢。只是有件事臣拿不定主意,请陛下示下。”

  “你说。”

  “孝王殿下请臣转达,想要见陛下一面。”

  我抬眼望着他,孟士准垂眉敛目,等我的回答。

  孝王是云妃的儿子,替我做了六年天子。

  我进京后,他让位,被封作孝王。我俩在人前好一派父慈子孝,他对我满心歉疚,说我被人所害时他尚在襁褓,长大后被jian人蒙蔽,以致不能迎回父亲,深感愧疚;我则安慰他不必介怀,我知他秉xing纯孝,父子之间何须执着往事,为小人挑拨。

  然而这些都是说给天下人听的,他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懂什么,我也懒得跟他应付,自回京后除了在乾和殿上匆匆一瞥,我俩面都没见。

  我不必见他。作为曾经的傀儡,今日的废帝,过个三两年,风波都平息了,他便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人间,我如今见他做什么呢?

  我道:“你替朕转告他,叫他好生修身养xing,不要再起无味的念头。”

  “臣遵旨。”孟士准低头道。

  我翻开折子,里头写着官员任免事宜。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还朝大典临近,也到了朝臣换血的时候。有功者要赏,有罪者要拿,这些不用我cao心,有孟士准把关,他办事很妥当。我一顺往下看,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其中西南军主将因阵前倒戈有功,竟还官升了一级。

  “魏铎请辞兵部尚书?”我笑道,“他倒伶俐,说好了的官都不要。你告诉他不必担惊受怕,朕并非’飞鸟尽良弓藏’之人,既然许了他做兵部尚书,他安心做着就是。”

  “陛下宅心仁厚,臣替魏将军谢恩了。”孟士准也笑道。

  我把奏折看完,御笔朱批,搁到桌角,问道:“朕没在里头看见刘岭的名字,怎么他的病还没好吗?”

  孟士准道:“天寒地冻,连降大雪,刘大人又是急症,恐怕没那么容易好。”

  “这件事你有分寸,有了结果再来同朕说吧。”我起身,想要回寝宫找哈丹,顺口问道,“孟卿午膳回府上用么?”

  “回陛下,公事繁忙,中午这点时间臣来不及回府。”孟士准看着内侍给我披上披风,问道:“陛下要去找láng王用膳吗?”

  想起哈丹,我忍不住笑了笑:“昨儿个说馋ròu了,今天吃烤全羊。朕若回去得晚了,他该急了。”

  “陛下跟láng王真是qíng意深笃。”孟士准道。

  可他这话却没有一点“qíng意深笃”的意思,倒像满满的担忧与不以为然,我听着刺耳,道:“孟卿今天说话吞吞吐吐的,咱们君臣有什么话是不能敞开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