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风雪,一层层覆盖,李言宜被冻的牙齿打颤。
这就是元和三十九年的冬天。
白未秋策马而至时,太子身中数刀,浑身是血。众人故意为他让开一条道,他便木然地下马,上前。
一步,一步。
“殿下……”他倾身拨开李乾元颊边污血黏糊的乱发,太子的面上虽然带血,但面容安详,并不狰狞,于是白未秋又轻声唤道:“乾元……”他喃喃:“用我中心如日月,为君万里照长安。”
李幼婴走上前,用剑尖挑起白未秋的下巴,白未秋眼中也正下着一场无边无际的大雪。李幼婴看着他怀中所抱的身躯,漠然地道了一句:“拖走。”两个士兵立马上前将太子从白未秋怀中拉开,白未秋并未阻拦,他轻轻推开抵在颌下的剑尖,站起身来。
“原来是你。”
他的白衣污浊,到处是凌乱的血迹,披散的长发夹杂着片片飞雪,飘舞如丝。但他的目光清亮如秋水,在此时看来,仍是谪仙一般。
李幼婴唇角浮出一丝残忍的笑意来,想要撕开他那高洁出尘的皮相,bī迫出不同的神qíng来。他攫住白未秋的手臂,往后一拗,白未秋手无缚jī之力,随着他的力道侧过身子,疼痛让他皱起了眉毛。李幼婴又朝他一踹,他便头朝下栽进雪中。
李幼婴大笑出声,踩住他的头,往雪里狠狠地碾了几碾。扯住他的头发,迫使他抬起头来。
污脏的雪,化成了水,在白未秋面上纵横,他没有出声。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有心理准备的。可是当李幼婴撕开他的衣襟时,他还是惶恐不已,惊怒道:“你不如杀了我!”
李幼婴顺手给了他一个耳光,打得极重,白玉的脸颊顿时浮出五道鲜红的指印。他垂着头,哀伤而憔悴。李幼婴细看他眉眼风qíng,不知想到了什么,将他拥入怀中,用哄qíng人的口吻道:“不要总想着死,死有什么好呢?你虽然和白家断了关系,但要随便定一个罪,杀个满门,却也容易。你要活着,白家那十多口人才能一个个的活着。”
李幼婴使了一点力,将白未秋拦腰抱起,快步走到一个木笼前,早有士兵打开了笼门,他将白未秋塞了进去。那木笼本是用来困猛shòu的,人关进去,坐卧不能,极是难熬。
李言宜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出手阻止,可是他刚触及到李幼婴的手,就如同触到了水里的影子,影子晃了几晃,又恢复如初。
在这里他只是个看客,他握紧双拳,抬头看着天空,天空中没有浮云变幻,只是yīn暗,如同墨染。
人人心中都有yù望与秘密,秘密越多,yīn暗越重。
这是白未秋心中最幽暗的地方。
他低头看着掌中的那朵莲花,白光缥缈,比来时暗淡不少。若是不能叫醒白未秋,那是不是也能留这幽深的梦中?即使真是这样,李言宜也绝不愿意留在这片黑暗的历史里。他加快步伐,向前走去。装着白未秋的木笼也一同向前。
李言宜像一阵风,困在白未秋的梦中。
戴着枷锁的白未秋穿着囚衣被关在诏狱里,皇帝听得太子伏诛,老泪纵横,竟是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的痛哭。太子乾元本是他与先皇后唯一的子嗣,自幼机警聪慧,只是过分宅心仁厚,皇帝常常嫌弃太子是个痴人,可从未想到他会因谋反而死在仓郡。
“糊涂啊……”
以此种种都无回天之力,那个时时跟着太子的白未秋如何处置,并不重要了。皇帝只是随意下旨,将他流放。
驱逐出长安,流放漠北,永不得回朝。
走出诏狱时,久违的阳光让白未秋不得不挡住眼睛。
梅花已经落尽,冬天都过了。
他在心中默念了一首诗:“我来君已远,君返我成空。犹有枝头冷,看人嫁chūn风。”
“饮了这杯酒,北上之后,再无故人。”曾经的友人纷纷散去,离开长安之时,竟然只有子蒲来送他。
恍如隔世。
白未秋一饮而尽,“多谢。”走了几步,他眼前一阵阵发黑,心只不妙,问道:“你给我喝了什么?”
子蒲没有回答他,只接住了他倒下的身体。
脑子里乱纷纷的一片,意识渐渐清明,迷药的药效还未过去,小指头都不能抬起。白未秋勉qiáng开眼睛,丝帛触及到肌肤,凉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