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个小皇子_作者:手帕望明月(99)

2016-12-29 手帕望明月

  面对这样的压迫,锦桓非但没躲,还笑眯眯地回应道:“锦桓知道了,太傅请说吧。”

  吴崇禧面不改色,然而心??暗暗佩服锦桓的胆识。

  “当年皇上还是五皇子,得胜归来战功赫赫,却因不得先皇喜爱在众皇子间默默无闻。恰逢六皇子亡故,二皇子有谋害的嫌疑,上官家通敌卖国之罪证也被呈到先帝面前。接二连三的事qíng令朝局动dàng,皇上是唯一还能用的皇子,便接手了上官家的案子。最后上官家的家主,也就是你的爷爷被处以极刑,上官家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从本朝开国至今,一直屹立不倒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六皇子最得先皇宠爱,然而命途短暂,二皇子是嫡长子,早已被立为太子,然而经此一事也被废成庶人,圈禁起来。先帝大皇子早夭,三皇子醉qíng诗书,四皇子生母出身微贱,所以皇上便顺理成章地被立为了太子。”

  吴崇禧说完,走到桌前喝下杯中的茶,好像说这些陈年往事耗费了他很多力气。

  锦桓却仍不满足,追问道:“太傅与上官爷爷的jiāoqíng很好吗?为什么把锦桓带出来?”

  吴崇禧背对着他,没有马上回答。

  锦桓又说:“据锦桓所知,上官家手握兵权为武将之表率,而吴太傅当年身为左相是文臣之首,两家并无jiāo集,甚至因为政见相左经常争锋相对。”

  吴崇禧仍背着身,“殿下说的不错,我与上官并无多深的qíng谊,只是同朝为官久了,总有些惺惺相惜。”

  “太傅是皇伯伯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太傅一定很关心皇伯伯,怎么会把他一个人扔下面对夺嫡之争,自己辞官归隐呢?”锦桓步步紧bī,完全不想放过难得的机会。

  “你这小子真是通透。”吴崇禧转过身来,一边摇头一边笑,“你才十五岁而已,如何知道为父的心qíng?”

  “锦桓不知道为父的心qíng,但是锦桓知道太傅跟锦桓一样非常重视皇伯伯。如果是锦桓,绝对不会在那样的qíng况下离开,锦桓猜太傅也是一样。所以,太傅的离开一定还有别的原因。”锦桓非常冷静,面对着夏文轩时,总是又哭又笑的脸上无甚表qíng,认真地观察着吴崇禧的每一个举动。

  饶是吴崇禧阅人无数,也被他这样的眼神盯得发毛,“好吧,既然你已经猜到,老夫就多告诉你一点。”他走近锦桓,放低了声音,“当年的事你皇伯伯也参与其中,当然,夺嫡之争再谨慎再惨烈也是有的,稍加推波助澜也无可厚非。老夫虽能理解,可是看着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一步步陷入泥沼终究不忍,所以在他对上官家下手之前带着你离开。一来老夫已经知道他胜局在握,我离开反而能令对手小觑于他,二来若是能把你带走,让你远离朝野纷争长大,避免了灾祸也为上官家留了后,算是为他免除一点灾厄吧。”

  锦桓听了也不免动容,夺嫡之争,他没有经历过。但是如今即使锦礼哥哥是唯一的亲子,皇后还是把他这个养子视为眼中钉一般,就能看出皇宫中人对那个位置的执念了。

  “太傅是觉得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变得这么攻于心计,所以接受不了了吧。”锦桓说道。

  吴崇禧一怔,长叹了一口气:“不愧是上官家的孙子,小小年纪如此聪慧。”

  “不是因为是上官家的,而是因为锦桓有皇伯伯。”锦桓说道,“生恩不及养恩大。不论曾经如何,锦桓只知道,没有皇伯伯就没有现在的夏锦桓。如果当年没有遇到他,锦桓现在还只是乡野中的一个普通农民,只能在种地的空闲偷听一点私塾先生的教导,断断没有机会得吴太傅亲自指点。所以太傅放心,锦桓永远是站在皇伯伯这边的。”

  吴崇禧笑了,“殿下当年天天在老夫窗外偷师,风雨无阻,老夫也好生佩服。”

  锦桓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他和蔼的面容也甜甜地笑了。

  中午,夏文轩没有回来用午膳,据说是去了贵妃宫里,实在罕见。锦桓难得也没耍xing子,乖乖吃了午膳,休息片刻后去郭杨处报道。

  锦桓到练武场的时候郭杨还没到,他等了一会儿,郭杨也没来。他觉得有些奇怪,郭杨从来不迟到的。

  好在郭杨平日里休息用的房间就在附近,便信步走去。到了附近才发觉怪异,平日里这里虽算不上热闹,但好歹也会有些人来来往往,可是今天这附近的人好像都失踪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