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沉默不语子懿亦不知说什么,在他的过去的日子里是怎么过的,也就如此,那漫长而寂寥的日子三言两语便能概括。
“七岁后你出了地牢后住哪里?”
“子懿在王府并无住处。”说着子懿抿着嘴笑了:“若要说住处应该是地牢吧。”虽然yīn冷但遮雨雪,还有那位总是偷偷待他好的陆叔。“十四岁做了王爷的护卫,除去陪王子们习武便日夜守着王爷的院落,若是困乏便倚柱小憩。”
简单的话语直让太后心觉悲酸苦涩,面上浮的痛惜之色子懿虽望着地面却尽收眼底。
良久,太后幽幽的叹了口气缓缓道:“你如此坦然,是冷暖自知不诉心伤还是不怨不恨?”可下一语调锋猝然转厉:“或是深埋心中伺机报复?”
子懿并未因太后疾言厉色的质问而慌张惶恐,他从容跪下,真诚而坚定道:“苍凉胜过空乏的喧嚷,比起那些死去的人们子懿尚能活着已心存感激,既为赎罪子懿便无怨无恨。”
“起来吧。”太后起身小扶了子懿一把,子懿起身反扶太后。“当年先帝最先考虑的是如何平民愤,安晟从火场上救下了你,又跪在殿外几乎以死相bī要留下你,先帝疼爱晟儿也就没办法,只得又保你的命又平民愤。我说这些只是希望懿儿你不要有所怨恨。”
子懿心中微动,他曾在征战燕国的最后去探王爷的手臂,他摸到了那被燃烧着的木桩砸滚过留下的一臂烧痕。那个谣传从火刑架上救下他的人,他心中早已笃定救他的人就是王爷。
在出征之前他已经打算好不随王爷回夏国了,所以他没有时间没有别的机会了。
可笑吗,明明忍弃了一切希望,那一刻却还是止不住心底的渴望,哪怕是一点点的疼爱,他都想要知道,想要铭记于心以慰藉这生所忍受的痛苦,寂寞。即便这接触的代价是让背上三支残箭埋得更深,即便二十军棍让他几乎连枪都握不住,即便是几乎是用了半条命去试探,亦是值得。
甘愿渡过huáng泉奈何,趟过彼岸忘川。
子懿随着太后回到庄德殿,燕姑姑便将茶奉了上来。
“坐,懿儿来试试这东海龙舌,这是东面祁国宫廷里的贡茶,是凌云王回都时进贡的。”
子懿饮了一口抱愧道:“子懿并不会品茶。”
太后呷了口茶,心里很是喜欢子懿这坦慡的行为,不卑不亢泰然处之。“这安漫啊也真是,他的王妃都死了这么些年了,也未见再娶,别说新王妃了,就是个妾他都没有。这孤身一人回都也不知想作甚。”
子懿笑了笑,皇室内的事,他不该妄置参评。
“来说说你为何要从军。”
子懿思量着道:“如今诸国混战,处处战火连天,一片兵荒马乱。民无食居苦不堪言,子懿只是……”太后探究着望向子懿,子懿笑着继续道:“若说大义太后必然觉得虚假,子懿懂武懂阵法,上阵杀敌不仅是为国效力追随王爷亦是为了内心平静。”
“噢?”太后微微点头,心里对子懿的坦诚十分满意。
“子懿虽无怨无恨但非圣人,子懿是心有愤懑,若无乱世何来战争。”
太后沉下脸,暗觉这少年的话似真还假,似假却又合qíng理。她第一次觉得这孩子就如蛰伏深海的苍龙,若是腾行必定是翻澜不息。
“百姓乃国之本,小老百姓想什么,不就图个安稳日子,百姓想天下统一不再战争,那天下便要归一。只是我希望这天下呀由我们安家取。我这老婆子活也活了这么久,怕也是见不着这天下统一了。”太后遗憾的说道。
“太后定能长命百岁。”
第61章
城外贪láng轻骑营,子懿牵着羽离缓步归厩,安晟站在马厩旁背手静立,手中握着枚系着玄穗的白脂玉佩。
子懿将羽离牵进马厩内,安晟正想说些什么,一士卒匆匆奔来禀报,安晟便急匆匆去了大营幕府。
王爷走得匆忙并未jiāo待子懿离去也未让他随侯,子懿便在马厩里陪着羽离,方才他也听到了是北境燕地的八百里急报,看来需要等上些时候了。
马厩里倒也安静,子懿无事便喂着羽离糙料,矫健的骏马伸出温湿的舌头舔了舔子懿的手心,有些痒,子懿笑着轻轻拍了拍马项。没多久便来了个马夫,他是负责照料这间全是将军战马的马厩,看到子懿与羽离这么亲密有些惊讶:“这匹宝马平时可骄傲得很,难得见它亲近人。”一旁的马夫正给一匹剽悍的黑马刷拭鬃毛和马背。“咦,没见过你,你是新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