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质朴无华的普通马车朝东北方向驶去。
马车外观虽看起来十分普通,可里面几乎一应俱全,车内不仅铺了厚绒毯,还置了暖炉。
尧宜铮用浸了药的帕子捂着子懿右肩锁骨处的伤口,忍不住担心的说道:“四公子,你这样还去见平成王实在太勉qiáng了!”虽然明知子懿不去说他们一定会逃不掉,可还是万一有个闪失一切不就都白搭了?
子懿躺在绒毯上只是微微睁眼看了眼尧宜铮,浅浅的勾唇一笑,并没什么气力说话。
“四公子,休息一下吧,我们已经在路上了,这一路的关卡都是阁中人,属下定会把公子送至于城的。”
子懿这才沉沉的昏睡过去了。
尧宜铮朝南边望去,他的目光如炬,虔诚低喃道:“公子放心,属下一定会全力辅助四公子。”
这几日里,子懿一直反复的发着烧,好几次尧宜铮要停下寻个地方让子懿好生休养一阵子,子懿却是坚持前行。一路上因顾忌子懿的伤势,只得让马车慢行,东北处的于城竟是走了十余日未到。
近几日,chūn暖大地,马车行至一山谷里停了下来。山谷内大片青翠yù滴的嫩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漫山开着各色绚丽的野花,点缀斑斓,山间还有一条蜿蜒小溪,估摸是从山上深潭流下的,水质清澈莹透,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动听的低语。这里虽不是多波澜壮阔的豪迈雄景,却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公子其实不必如此赶,追兵我们不怕,事qíng各个地方也都还在部署,没有这么快,公子完全可以缓一缓。”说完尧宜铮从马车内取了药锅,下了马车在溪边打水煎药。
驾马车的小厮闲着无趣,也跳下了马车蹲在溪边看鱼。
尧宜铮生好火将锅架上去后回头望了望,就见子懿倚坐在马车尾后,头微微后仰着,眼睑微掀,不知在看什么想什么。
或许在想接下来该怎么走吧,尧宜铮猜想,否则也没必要这么赶着去于城。他又转头看那蹲在溪边驾马车的小厮,那小厮也不过十四五,叫小岁是个孤儿,被阁内的人捡回来的,尧宜铮看他老实朴素,坐在驾车的位置不那么惹眼便让他一路同来。
尧宜铮叹了口气,这些年兵荒马乱,到处都有死人,到处都有没爹娘的孩子。
“在看什么?”
小岁似乎有些被吓到,抬头咽了咽口水,回道:“没,没有,阁主,小岁只是在看鱼。”
尧宜铮看了看溪中的鱼,是挺肥美的。这些天一直赶路,虽不怕追兵但能避免就尽量避免,所以几乎没在有人烟的地方落脚,伙食自然不怎么好。
当尧宜铮将汤药和一条清水煮白鱼端到子懿面前时,小岁已经在一边舔着手指吃着烤鱼,而且吃得很香很高兴。
孩子总是很容易就满足的。
“这荒山野地也没有什么拌料的,但还请公子多少吃一点。”
子懿回过神来,眉目间有些倦怠有些虚弱,他看到手边的食物,回笑道:“多谢。”
第134章
于城位于泊河上游,地虽不大却很繁荣富庶,在这里百姓安居乐业,主贤臣良。
这便是临王安泽谨的地盘。安泽谨从前在宫中表现十分聪颖,聪明伶俐的孩子总是惹人喜欢,安繁当时除了两个嫡子以外最喜爱的便是十三子安泽谨了。
只可惜安泽谨的母亲不过是个宫女,无权无势,能有贵妃的称号是当真的母凭子贵。安泽祤还未失势时,安泽谨在宫中尚能有一席之地,他再优秀将来也不过是一个王。安泽祤被废黜太子之位后,八皇子安泽佑便再容不得对他有威胁的皇子。
这八皇子安泽佑的母亲与安泽谨的母亲不同,八皇子生母端贵妃出身名门世家,是前朝向老丞相之女。这老丞相虽已辞官多年,可他人脉极广,门生故吏更是遍天下。
太子被废,平时安静无息的皇子们开始了夺嫡大战,边疆将士们开疆扩土,宫内斗争亦是从未间断过。当安泽谨身边的太监宫女莫名死了好几个后,他开始寻思着如何脱离皇宫远离斗争。
于是他假装沉迷棋局终日不能自拔,终是惹怒了安繁,安繁大发雷霆,打也打了,训也训了,安泽谨依然雷打不动的钻研棋谱。最后安繁也烦了,眼不见为净,直接将安泽谨赶出宫中提前封了个王。安繁多少还是喜欢这个十三子,所以封地不大却还很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