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明月_作者:蓝云舒【下部完结】(148)

2016-12-01 蓝云舒 宫斗文

  正月的北风寒意犹可剌骨,此刻chuī在他滚烫的脸上,却是那般温柔凉慡,犹如美人含qíng的触抚,就连远处飘dàng的柳枝,也似乎是在不停地欢欣起舞。

  突然间,他听见身边的王勑重重地吐出了口气,转头一看,恰恰对上了两道同样明亮喜悦的目光,两人仿佛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自己此刻的神qíng,不由相视一笑,飞扬的眉宇间已是一片霁朗chūn光。

  幽深的都堂里,有人也笑了一声:“裴少伯难得如此褒奖于人,难不成适才这五位,个个都会有一番造化?”

  裴行俭微微摇头:“造化如何,一半靠天定,一半靠人为。只是如勃之流,虽有天纵之才,xingqíng却过于浅露,岂是能享爵禄的格局?要在前程上胜过他,倒也不难。再说好话又不值什么,若是说上几句,便能促人上进,裴某又何必吝啬?”

  众人也笑了起来。这几位选官都是中书、门下的主事官员,这次被请来面铨,原是意外之喜——吏选是朝廷头号优差,向来被吏部把持得水泼不进,这次吏部却主动上奏圣人,声称都省乃朝廷中枢,官员人选至关紧要,应请相关主事亲自面铨各自衙司的候选人等。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这简直是天下掉下来的好事,能给自己选几个称心的手下也就罢了,遇到世jiāo故旧、豪门新贵的子弟,还能轻轻松松做个人qíng,加上那种天下英才任我评点的滋味……因此,虽然人人都清楚,吏部如此示好,为的不过是顺利推行改制。但凡亲自参与吏选者,总不好再抱怨吏部选官不当。可有这份风光权柄在前,被邀请的各司官长莫说拒绝的,就连误点的都没一个!说到底,于公而言,这事有百利而无一害,于私而言,这选制之改再不好,牵涉的利益也是大伙儿的,可参与面铨的权力,却是自个的。这本账,谁会算不明白?

  而这几天里,众人轮番上阵,一路看下来,也的确暗暗折服。主持六七品官员铨选的李敬轩固然能过目不忘,把关八九品官员的裴行俭更是相人如神。何况选人的资料都摆在那里,出身、资历、政绩、判卷,列得清清楚楚,拟放哪个官职,原因也是明明白白。纵然是有心挑剌的,在面铨完几拨选人之后,也渐渐熄了心思。大伙儿都是久在官场的人,眼瞧着裴行俭每每几句温言细语就能让人或是惶恐无地,或是感激涕零,忌惮之余,这面上的和气更是半分都不会差。

  裴行俭身边的西台舍人便笑道:“少伯果然是一片宽慈之心。”

  裴行俭也笑了起来:“阁老过奖,宽慈二字,真教行俭羞愧无地。裴某以为,为官者,当有敬畏之心,这些选人十之八九都将为政一方,心中多些敬畏警惕,总好过一味自矜自负,因此对他们多以敲打为主。这一遭也不过是见着人才难得,才嘉奖了几句,好在王进士xingqíng沉稳,苏进士亦有造化,倒不至于就此轻狂了去。”

  坐在最中间的东台侍郎还兼着太子左庶子,闻言不由感兴趣地往外看了几眼:“如此说来,东宫的司经局倒是恰好还缺了校书郎!我瞧着这两位进士的年貌才资倒也适宜。”

  青年俊杰去东宫原是好事,司经院号称桂坊,在里头任校书郎更是清贵的优差,原本想要人的西台舍人捻须一笑,没有再开口。

  裴行俭含笑应诺,提起朱笔在王勮的名字旁写下“司经局校书郎”六个字,待笔尖移到苏味道的名字前,却是沉吟了片刻才道:“苏进士虽有才气,眼下却缺了些磨粝,眼下着实不宜入都省,更莫说是东宫,还是下去磨炼一番才好。”

  诸人都有些意外,裴行俭对这位苏进士的评点犹在耳边,原以为少常伯是有意要提携此人,没想到竟会让他从地方官做起!吏部司郎中尤为惊讶,脱口道:“苏味道是进士,试判又入了等,不是应该注个、注个……”

  裴行俭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李郎中以为,应该如何?”

  李郎中被他含笑的目光一扫,不知怎的,背上竟是一阵发寒,想说的话一时都堵在了胸口,好容易才笑了出来:“少常伯不是说人才难得么?”

  裴行俭笑得更是温和:“正是难得,所以更应多加磨砺。”

  李郎中还想说话,旁边几位选官已诧异地看了过来——这苏味道难道和李郎中沾亲带故?不然这种不相gān的选人若真是大有前程,自然不妨要到自己手下,若还有什么不妥,那留京也好,外放也罢,与他们又有什么g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