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后像是忽然来了jīng神,面上笑容愈来愈甚,忽又吩咐道:“你们去报一声,就说哀家有话,请皇上早朝后来瞧瞧。”
却听身旁一名内侍近前道:“禀太后娘娘,陛下今日怕是来不了,听外间说,崇国使臣今日已进京,要面见陛下呢。”
第125章 忽还乡
永安城外。
官道之上,阵马风樯。
几名身着赤红色袍服的官员策马当先而行,侧旁是两列金盔金甲,肩扛长柄斧钺的武士,最后则是数百名头戴三山帽,神qíng彪悍冷峻的黑衣卫士,臂膀上绣着火红色的三足金乌。
队伍迤逦而行,井然有序,拱卫着正中那架由十六名身材魁伟的彪形大汉抬乘的巨大玉辇。
辇上竖着一面黑底大旗,上绣同样的三足金乌,迎风招展。
远望山水依傍处,那巨大的城池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辨不清远近。
侧帘揭起,那张冷凝似铁,却又寒中带笑的脸微微探了出来。
“还有多远?”
玉辇旁,黑衣黑甲策马而行的徐少卿举目瞧了瞧,低声应道:“快了,左不过十五里。”
狄锵撇唇一笑:“徐厂督马上就可以重回故国,只怕是归心似箭,早有些耐不住了吧?”
他语带戏谑,徐少卿轻哼了一声,却没言语。
“莫急,此番咱们好歹也要逗留些时日,有的是闲暇让你去瞧心上人,到时记得小心些,可别闹出什么大动静来,否则本王也保不住你。”
徐少卿转过头来,面无表qíng道:“太子殿下难道就不怕在下将你的图谋尽数通告给夏国天承帝么?”
“哈哈,那本王可是求之不得,就怕徐厂督的话,他半句也不信啊。”
狄锵笑容一止,随即沉声道:“命全队加速,一个时辰内,本王便要站在夏宫里。”
徐少卿吁了口气,拨转马头,吩咐令官传令下去。
车驾队伍加速而行,来到城下时,夏国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已在外摆下迎接的阵势。
狄锵却也不下辇,只让副使过去支应。
那些夏国官员们见来使竟如此倨傲,人人心下愤怒,却又怕挑起事端,敢怒不敢言,依着礼制让随行武士驻在城外,其余人等入四夷馆歇息,只引狄锵的车驾和几名副使文官,以及贴身护卫由正门而入,一路浩浩dàngdàng朝皇城而去。
永安城内的正街早已清净一空,沿途由锦衣卫官兵分立四处,夹道作仪仗警跸。
成千上万的围观百姓被挡在外头,不得靠近,却将临近巷子挤得水泄不通,人声嘈杂,议论纷纷,但望着那黑色大旗上的三足金乌,却又忍不住露出惊惧之色。
一路行至五凤楼,狄锵这才下了玉辇,与几名副使换了轿子,由侧旁券门入宫。
至彰德殿外,众人下轿,鼓乐齐奏,内阁两位辅臣降阶相迎,又当众宣了召见敕书。
狄锵却不跪拜,只抱拳行了一礼。
次辅陆从哲xing子耿直,怒气上涌,当即便要发作,却被首辅张言连使眼色拉住,会同礼部和鸿胪寺堂官将这些目空一切的来使引入殿中。
狄锵负着手,甫一入内,便见这彰德殿内,屋宇壮阔,气度恢弘,似比传言中还要奢华几分,可案后的御座却是空空如也,竟不见天承帝的影子。
依着规制,方才礼乐声起时,这人便该升座,静候来使朝见,如今都进门了,却还不见人影,还将他堂堂的崇国太子放在眼内么?
他心中怒起,面上登时现出怫然之色,颇有些不悦地望向迎接的夏国官员,却见那几人自内阁首辅以下具是面色沉然,好像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其中几个唇角还挂着快意的笑。
一名崇国随行副使首先憋不住气,质问道:“我太子殿下已然上殿,贵国圣上缘何不见?这等怠慢莫非是有意轻慢我大崇么?”
只见内阁首辅张言上前一步,抱拳道:“太子殿下,诸位贵使,千万莫要误会,更不要动怒,我国陛下尚有几件要务须得处置,还请太子殿下见谅,稍待片刻。”
“笑话!稍待片刻?我太子殿下入朝为使之期早已通告贵国,今日有什么事比这还要紧?难道贵国陛下不来,我太子殿下便要一直站在这里等么?”
次辅陆从哲呵然一笑,也跨前道:“贵使这话何意?朝政奏文关系我大夏国朝气运,黎民安定,如何算不得要紧事?却不知贵使有什么要事,何以要这般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