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卿摇手轻哼了一声:“先别忙着揽罪,本督问你,这土司慕氏原是先祖武宗朝钦封,世守夷疆,又赐之汉姓,百余年来从未有不臣之心,先皇还纳了这代土司之女为贵妃,云和公主就是其血脉,这次他们为何会心xing大变,突然起兵作乱?”
叶重秋面色灰绿,额角渗着冷汗,似是料到对方会问及此事,却不知该如何应答。
踌躇半晌,才道:“厂公明鉴,那些夷人向来不遵我国朝教化,这百余年来虽不曾反叛,却也时常骚扰我边境。再加上先帝继位以来相继废黜各地土司,该设流官直管。或许慕氏怕失了权位,这才铤而走险,也说不定……”
他说到这里,见徐少卿目光中寒意陡盛,便不自禁的停了下来。
“叶知府是贵人多忘事吧?当年先帝纳慕氏之女为妃时,便下诏明言夷疆体制万世不移,永不设流官,怎会为了这个反叛?”
叶重秋喉头咕哝了一声,又道:“厂公大人说的是,先帝的确曾有过明诏,只可惜那慕氏土司的独子去年突然病死,族中绝了嗣,这世袭之位也就无法传承了。”
徐少卿点头道:“这事本督也知道,不过陛下早前也传谕过,即便没有子嗣,慕氏也可自行从近支宗室里择选继任土司,朝廷不加gān预,这一条也说不通。”
他见叶重秋目光闪烁,忽又冷然问:“叶知府是否有事相瞒?本督是陛下钦差,你如不据实相告,便是欺君,若因此乱了时局,本督手中的王命令牌可不是纸糊的摆设。”
叶重秋闻言,双膝一软,便又跪了下去。
“厂公大人容禀,这夷疆之乱确有些内qíng,可……可这只是道听途说,下官不敢妄言。”
“是不是妄言,且说出来听听。”徐少卿眉间一蹙,身子向前倾了倾。
叶重秋伏地道:“是,据下官所知,那慕姓土司虽然恭敬,但当地夷人却从未真正臣服,尤其是慕氏绝嗣以后,他们总觉朝廷诏旨不过是表面文章,只待老土司故去后,便会立刻废除祖制,改设流官,因此私下里早有反意,前不久……”
他说到这里,眨了眨眼,又接着道:“前不久,臣听闻慕氏中忽然又冒出一个可以承继土司之位的人,族内长老便索xing拥立他为新主,撕毁朝廷敕书,竖起了反旗。”
徐少卿敛眉问:“此人是谁?”
“这……据说此人身份特殊,下官也不尽了然,听闻好像是……”
叶重秋眼带惊恐,朝四下里望了望,才凑近低声道:“听闻此人是当年慕贵妃所生的皇子,不知为何辗转被送回了夷疆,就养在慕氏族中,如今却又被推了出来。”
徐少卿冷凛地直视着他:“叶知府可曾见过那个人?”
叶重秋向后缩了缩,摇头道:“下官未当面见过,只是前次夷人来犯时,远远的见他们中军有个少年,十四五岁年纪,身上是夷人的打扮,其实也不知是真有其事,还是有人假托而作。”
徐少卿霍然回头,斜睨了一眼站在身旁的东厂档头。
那冗髯档头也自吃惊着,被他这寒意凛然的目光一吓,粗豪的脸上登时现出惧意,慌忙垂下头去。
“这事为何不见奏报?”他转回头来问。
“厂公恕罪,此事牵涉先皇与贵妃娘娘,也与公主殿下有关,兹事体大,又未曾查实,下官怎敢胡乱奏报。”
“恐怕你是担心自己的身家xing命吧?”
“厂公恕罪,是下官糊涂,下官糊涂……”
“哼,叶知府过谦了,此事你可半点都不糊涂。”
叶重秋眼神茫然,徐少卿却是袍袖一挥,起身带着那档头飘然离席而去……
夜幕已降,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不亮这城池,街巷内仍是一片昏暗。
两个身穿曳撒的人影策着马,一前一后在青石铺就的路面上缓步而行。
“如此要紧的事,居然半点风声都没探到,呵,堂堂稽查天下的东厂,今日这面子可算是栽大了。”
“督主息怒,都是属下无能,请督主责罚。”
“责罚?若真有用,本督耳根早就清静了。”
“属下该死……”
“行了,本督早就说过,但凡要紧的地方都得把心用到实处,锦衣卫靠不住,自己手下那帮人有时也未必拿捏的准,这次就是个样儿,往后该怎么着,不用本督再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