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记_作者:施定柔(47)

2016-11-07 施定柔

  他这才发现借钱给人其实是件很麻烦的事,明明是人家欠自己,搞来搞来,最后倒成了自己欠人家。与其如此,倒不如当初就把那十五两银子送给她。

  想过来又想过去,他还是骑着马来到清原客栈,天已经黑了。

  那客栈的地上铺着清一色的十字海棠方砖,客厅的陈设古色古香。地毯爬过暗红色的枣木台阶,铺满了所有的走廊和过道。门口的柜台上站着一个中年的老伙计,长脸bào牙,笑容极是憨厚,见他拿着马鞭,从柜台里迎出来,客客气气地弯了弯腰,殷勤地道:“客倌辛苦!我们这里有上房……”

  “我能打听一个人么?”子忻打断了他的话。

  “哦,请问客倌想找哪一位?”

  “这里是否有位姓苏的姑娘,前天早上住进来的?”

  “稍等,”他拿出一个簿子,翻了几页,“哦”了一声,道,“是有这么一个人。她只jiāo了两天的房钱,昨夜未归,今日亦不见人影。想是已经悄悄地走了。我们刚把她的房子清扫一空,给了别的住客。”

  客栈有客栈的规矩。夜间入店,次日早饭后起行,算一日钞;若在午饭后才行,既算两日的房钱。大的客栈住客繁杂,一般都要预支房费。

  “她可拿走了自己的行李?”

  “没有。唉,公子有所不知。这里客人赖帐不告而别的事qíng时有发生,何况她的屋里除了一件脏衣服和一个破包袱,一无所有。刚来的时候还声称自己丢了东西,想讹我们一笔呢。”伙计的脸上露出鄙夷之色。

  他微感心惊,觉得有些不妙,又问:“可曾有别人来找过她?”

  伙计想了想,答道:“昨天中午,清欢阁的人来找过她,也像公子你一样,在柜台上打听她的房号。”他接着告诉子忻,清欢阁是本地最有名的一家古玩店,老板孙之恒是古董界的泰斗。

  他问清了地址,方知孙之恒乃举人出身,是这一带最大的富商,养着一大群清客,在城东靠山之处有一座庄园,方圆十里,离此处甚远。

  当下打马而去,半时辰方到。见那庄园大门半掩,两侧各悬着两溜巨大的羊皮灯笼,照着门上的铜钉闪闪发亮。下面立着两个家丁,不停有人进出。下得马来,正要禀明来意,不料一人从内急急地出来问道:“大夫们究竟到了几个?进去的三个都不管用!”

  一个家丁垂手答道:“回总管,到的就是养生堂的于大夫,灵芝馆的安大夫,还有桐林阁的乐大夫。——他们住得最近。其它的还没有来。大少爷方才又一迭声地催人去请了,想是马上就到。方总管,老爷可好些了?”

  方总管一边跺脚,一边掏出手帕擦汗:“好些了我还会急成这样?里面早已乱成一团!三位大夫把了脉,都说治不好,怕是要准备后事。少爷在大厅里发脾气,把大夫们全都骂走了。老夫人和姨太太们全守在chuáng边哭呢。”

  两人说着话,忽一眼瞥见子忻,见他虽着一身朴素的灰袍,却是仪容修整、神态疏阔,不像是落魄之人,眉宇之间倒有一股少见的清介深峻之气。方总管不敢怠慢,问道:“敢问这位公子,来此有何贵gān?”

  子忻道:“我是姚大夫……”

  方总管只当他也是被少爷请来的,忙道:“姚大夫来得正好!救人要紧,请这边走。”当下疾步引路,顾不得寒暄,两人穿廊度室,匆匆来到一间暖阁,早见重帘厚幕之中哭声一片。女眷见有男客,纷纷躲僻。当中一张楠木大chuáng上卧着一位七十余岁的老者,口歪眼斜,半身抽搐,涎水不断流出,枕上已湿了一大片。子忻只瞧一眼便知是肝阳bào张,引动肝风,心火bào盛,风火相扇引出的风痰之症。二话不说,上前按住老者,掏出五枚银针扎入头顶百会、风池、地仓、颊车、哑门五xué,轻捻片刻,又嘱人活动他的手脚,片时功夫,那老者的身子便停止抽动,安静下来。子忻退到外室,提笔开了一个方子,写到一半,见一位脸色yīn沉的华服男子抢步进来,倒头就是一拜,道:“先生高明,救人深恩,粉身难报!请恕家人孥钝,不曾请教先生高姓大名,在何处行馆?”

  子忻淡笑:“敝姓姚,单名一个仁字。游方郎中,四海为家。今日一面,算是你我有缘。老爷子的病虽一时无碍,可惜年事已高,只怕起复甚难。每日须着人按摩四体,这药一日三次,坚持服用,三月之后可望好转。在下有事在身,正要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