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行记_作者:施定柔(76)

2016-11-07 施定柔

  “要不这样也行……”老金瞟了一眼女人细小的腰肢,吞吐了半晌,道:“我家堂客去年没了,不如你嫁给我……那头猪我替你出了……你儿子的病也只管jiāo给我……包他多活几年……”

  他今天只有四十岁,一点也不算老。人家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女人,他左看右看都不如眼前这个成天找他开药的关家娘子。相中的就是她那一副甜蜜蜜的嗓子和细挑挑的身子,还有那一手好渔技。这女人一下水,打的鱼比村子里最qiáng悍的小伙子还多一倍,娶了过来,一定是个能gān的好当家。

  不过,人们都说,关月的脾气也挺大。生了这个男孩之后,变得更加惹不得。村子里一大群后生,打了鱼后都喜欢聚在西头晒鱼场里以调笑过路的女人作耍。偏偏关月每天都要从那里路过。

  她只给胆子最大的小罗取笑过一次。之后,大伙儿见了她,都很客气地问好,不敢多说一个字。

  那一次,她打了小罗一记耳光,小罗的头第二天就肿得跟猪头一般。

  过了一个月,涂了好些膏药,那肿才全消下去。

  过了整整一年,小罗才心有余悸地回到晒鱼场。见了关月就老实地垂下头,全然一副驯服的样子。

  众后生心中暗忖:这小个子女人身手好生了得,平时怎么看都看不出来。

  想到这里,老金偷偷地看了一眼关月,见她的表qíng没什么变化,心中不禁一喜。

  “大叔真会开玩笑!”关月笑着道。

  “我是认真的。”老金笑逐颜开地道。

  “为了儿子嫁人倒也没什么不可以,”关月一双眸子忽然刀锋一般地扫到他满是麻子的脸上,直瞪得他一身冷汗,这才不紧不慢地道,“只是也要嫁个像样儿的。大叔……您家不会趁人之危罢?”

  本地村话喜欢尊称别人为“您家”。

  住了一年,她已然说得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早将自己以前的口音忘到爪哇国里去了。

  “这个……咳咳……哪里哪里。”老金的表qíng僵硬了起来。

  “这咸鱼您家要还是不要?折成铜钱也怪麻烦的。要不,您以后就不用做咸鱼和熏鱼了,我都给您家包了,好不好?算是药钱。”

  “这个……咸鱼我自家已有几大缸子了。”老金皱起眉头。

  “那就给你铜钱好了。”关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从里面掏出一串钱,虽然一串就是一百文,她还是认真地把每个铜板从头到尾地数了一遍。

  “药我已经包好了。一天喝一次,一共是一百零八个铜子儿,收你一百,那八文就算了。”

  人qíng不成生意在,买卖照做。老金面子过不去,却又不想让人家说他斯负孤儿寡母。一把将钱接过来,数也没数,便扔到柜台下面的小簸箕里,摆出一副生意脸。

  “那就谢谢了。”关月提着药,抱着怀中熟睡的儿子,朝门外走去。

  “等等。”老金忽然叫住她。

  她站住。

  “最好带他到镇子里去给邱大夫瞧瞧……诊费是贵了点,但人家是坐堂的大夫,经常出去走动,见过世面,只怕有法子。”看着这女人孤零零的背影,老金不禁又多起一句话来。

  从这里走到镇子要走两天的山路,翻过两座大山。山里有láng有豹子有毒蛇。平日就算是大白天,也要七八个男人结伴才肯同行,一个女人家还带着个生病的孩子,哪里有这个胆子?

  关月转身望了眼村后耸立着的群山,苦笑。

  就算是划船从江上走,也要六个时辰才能遇到一个大镇子。

  大镇子里什么都贵,一年挣下的铜板还不够半天的房钱。

  “谢谢大叔,暂时没有钱,钱攒够了一定去。”她扭过头,难过地咬了咬嘴唇。

  第十八章江湖快报

  屋内虽还燃着一个小小的火盆,三月灿烂的阳光已经从菱花窗格中明晃晃地she进来。院内庭花含蕊,四处一片盎然的chūn意。

  木玄虚泡好新茶,翘着二郎腿,携着茶壶,走出屋外,坐在院子当中的藤椅上。

  他几乎已快忘了这种悠闲地晒着太阳的日子。

  经过了三年非人非鬼的逃窜生涯,他早已明白,这世上,再没有什么比自由清白的生活更让人心安理得。

  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脚边的一丛粉红的石竹上。几只紫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