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恋_作者:木浮生(11)

  荷香问:“烟火不是只有西域才能见到的新鲜玩意儿么,这么珍贵也让百姓看?况且没有听说呀。公子是如何知道的?”

  “我不知道,我只是方才这样想。”眼神略带微笑,有些神秘。

  第6章

  那局棋我输了。十四目。

  在中盘就胜负已定,可是我依旧倔qiáng地下下去。只是想知道究竟会差多少。

  他的手法凌厉,畅快又锋利。隐约见血。

  与子瑾完全不同。

  同子瑾下棋总是负一目。无论好坏,久而久之我开始怀疑。

  后来才从爹爹的口中知道。子瑾怕多胜我几子,我会生气从而迁怒下人。倘如是输给我,我又立即会看出破绽。

  于是,总是一目。

  有时觉得他纯纯地傻得可爱。若是此次负一目,下次负两目,变换来去我就不会那么容易察觉了。后来终于忍不住,扳起脸同他说。他听过后也只是不好意思浅浅地笑,让人狠不下心再难为他。

  有时又会惊异于他的远见与谋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居然能在中局之前就看清收官的形势,并且始终控制在一目棋上,丝毫不差。

  也许我们棋力确实相差太远。直至后来,那一个子竟成我们对奕的一种默契。

  日子渐渐流逝,永安十二年同过去的十一年一样平凡而安静地到来。

  初一时,城门果真贴出皇榜示告全城,太后要与民共庆上元灯节,在城外放凤凰烟火。

  荷香感叹,这尉公子果然是官府之人,消息也这样灵通。

  他却再未来过,似乎很多事要忙。只是常让明连来看看。

  十五下午早早就吃了晚饭,坐在屋里,竟然会有些期待。

  不经意又看到架上《子虚上林赋》。想起的却是子瑾。

  那曲《凤求凰》我们也是抚琴弹过的。而当时年少不明其意,只顾好玩。现在回忆起却略有羞涩。

  在锦洛郡时常与他添灯夜谈。夜谈的大多时候只是我评他听而已。xing格所至,他从不说人是好与不好,独独赞扬的是相如与文君的佳偶之成。而我看的出,对于辞赋,子瑾喜宋玉甚于相如。相如的附势与铺程若大是他不乐见的。

  传说,宋玉是个极其俊美的男子,可是不知道要是与子瑾比又如何呢?

  每次想到此处就会抿嘴掩笑,而今却只剩下苦涩。因为,那个人,他已远在千里之外了。

  此时,荷香推门进来:“小姐,尉公子来接你了。”

  我轻轻点头。

  荷香将我头上的发簪摆弄了一阵,才将我送出去。

  我掀帘时瞧见他,依旧是无华青衣。静静地品茶,放下茶盏时神qíng忽然给人一种qiáng烈的压迫感,恍若一个陌生人,不知过去读到过书上写的“不怒自威”这四个字,是否就是来形容这样的气势的。

  然后,他看到我,便调皮地眨眨眼说:“我又来了”。刚才的一切又像是错觉一般,又dàng然无存。

  出门的时候,我回望里面,姥姥笑盈盈的看着我,摆摆手说,快去吧。我点头。便转身了。

  那时,我哪里会知道这一走,竟会成为诀别。

  上元灯节,由于上元三官赐福之日而得名。三官分别是天官、地官、人官,据说三个神祗都异常地喜欢热闹。

  我穿着嫣紫色的罗裙与他穿过繁华的街道。翠帘销幕,绛烛笼纱,歌姬罗绮如云。

  “那金钿戴在你发中,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看”。他冒出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我诧异,一时还不明白。

  伸手一摸。不知道何时,荷香趁我没注意把原本的玉簪换成了他送的那个小钿子。我的手顿在那里,若是此刻立即拔下的话头发也会散落。一时之间取下不是,不取下也不是。

  他将我的手拿开说:“别取,你要是介意,我就不再说了。”

  街上的人cháo几乎都流往城外。有人从我们之间穿梭而过,一眨眼便不知他在何处。当我四处张望,慌乱地抬头时,发现他已经又出现在眼前。环抱双臂在胸前,偏头审视我:“真想牵住你的手走在市集上,上所有人都看到。”

  我急忙紧张地将双手收在身后。他又慡朗地笑了,灿烂如晨光。

  出了城门走到漾水河边,人更加拥挤。

  “砰”的一声。夜幕里闪了一下。人群喧哗了起来,挡在我们前面。半空中绽放出五彩的光芒,然后如星火般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