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325)

2016-10-30 桩桩

  这不是明抢是什么?杨石氏一拍案桌,站了起来。

  “都督息怒!都督请听小人一言。”杨静岩生怕母亲再呛声,一个箭步冲过去,拦在了杨石氏身前,抱拳作揖,迭声说道,“既然节度使大人下的命令,杨家自然全力支持。只是……”

  他边说边请牛副都督回了座,苦笑道:“都督,我们都知道南诏人不讲理。可您也得给杨家一条活路不是?三万匹锦,就让杨家出六千五百匹。杨家把所有库房掏空了,也怕凑不够这个数啊。”

  牛副都督心念数转,也担心bī得太急,反而凑不够数量。杨家是大户。也是织锦行业的头羊。说服杨家拿出了锦,别家就好办了。他叹了口气道:“节度使大人也不清楚各家的qíng况。便按织机数量供配。杨家有六千五百台织机吧?加上库存,这个数不难吧?”

  “大人有所不知。”杨静山这时才cha嘴说道,“一匹锦织上三五年也是常事,杨家一年所织的锦不过两千匹。库中存量不足一千。六千五百匹锦着实为难。”

  若按织机数量,全益州何止三万台。搜刮一空,多收缴的蜀锦就被节度使贪墨了。不过,转眼被杨静山一句话砍了一半的数额,牛副都督又沉下了脸。

  “你以为本官深夜前来,是来谈生意的?”

  语气森然,眼见又要翻脸。杨静岩堆了满脸笑说道:“大人,我前些时间查帐,发现库中尚积压着往年一些过时的旧锦,大概有七八百匹左右。南蛮子又不识货,您看把这一千匹旧锦添上如何?再给大人凑个整数,四千匹,杨家的极限了。”

  四千匹蜀锦,也是不小的数目。

  牛副都督心知肚明,杨家要讨价还价也在意料之中。只要杨家不拖延时间jiāo锦,他也好jiāo差。他沉吟了下道:“既是这样,杨家便出四千匹蜀锦吧。明天午时之前,必须送到。本官告辞了。”

  见他起身离开,杨石氏眼神微眯,突然开口问道:“不知去年得了锦王的赵家上缴多少匹蜀锦?”

  赵家织机少说也有三四千台。打个对折缴纳两千匹也是应该的。

  牛副都督停住了脚步,转过身矜持地望着杨石氏,慢吞吞地说道:“牛家是本官的亲家。本官收不齐三万匹锦,赵家自会鼎力相助。本官收齐了三万匹蜀锦,可以特许赵家一匹锦也不用缴。可惜呀,本来杨家也可以和本官成为亲家的。”

  “牛副都督,你这是在公报私怨!”杨石氏手足发凉,知道牛副都督是故意报复杨家当日拒亲一事。

  牛副都督哈哈大笑,郁结在心多年的怨气一扫而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尔不过一介商贾,拂了本官美意。今天本官就是要公报私怨,你能拿我怎么样?杨家缴纳四千匹蜀锦,少一匹……别忘了本官说过的话!”

  他狠狠地拂袖而去。

  杨石氏眼前一黑,人直挺挺地往后仰倒。

  “娘!”杨静岩急得伸手抱住她,将她放在椅上,用力掐着她的人中。

  “快抬我过去!”杨静山喝斥着小厮将自己推过去。

  隔了一会儿,杨石氏悠悠醒转,看到两个儿子担忧的面孔,两行老泪夺眶而出:“可恨!qiáng盗!”

  “娘,事到如今,不拿也得拿。不管赵家是否jiāo锦,咱家也得拿啊。”杨静山还以为母亲是因此气晕,和声安慰道。

  “我那还有心思和赵家争一时之气!”杨石氏恨恨说道:“我只可怜杨家的织工辛苦一两年织就的锦,白白被一群贪生怕死的人夺去求和。我恨不得一把火全烧了,也不给南蛮子一寸半缕!”

  她突然扭头吩咐陈嬷嬷道:“英英前些日子不是总说南诏会攻城?定是三郎和她说了什么。快去把她叫来!”

  陈嬷嬷哎了声,提了灯笼匆匆去明月居了。

  杨静山顿时也警觉起来:“三郎离开前一天,曾带了弟妹去牛府做客。难不成弟妹听到了什么?”

  “如果真如英英所说,南诏举全国之力集二十万大军前来,断不会索了蜀锦就退走。献锦求和只怕是ròu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雪青,赶紧去请两位少奶奶过来。二郎,你不必侯在这里了,早做安排要紧。趁城门还没有关闭,明天一早,将澄玉他们先送到龙泉田庄避避风头。”杨石氏越想越不对劲,振作起jīng神,开始安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