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326)

2016-10-30 桩桩

  隔了盏茶工夫。季英英和杨大奶奶杨二奶奶都来了白鹭堂。

  杨石氏开门见山问道:“英英,三郎临行前是否给你说过南诏人要攻打益州的话?你们去了牛家,是否听说了什么?”

  季英英心头一紧,赶紧问道:“太太为何这样问?听说今晚牛副都督带兵来索要蜀锦,是什么原因?”

  杨大奶奶瞥眼看她,故作惊诧道:“该不会是三弟和弟妹上回去牛家,惹了什么祸,才让牛副都督来找咱家的晦气。”

  “住口!你别乱说话。”杨静山斥了她一句,和声将今晚的事qíng说了。

  晟丰泽好大的胃口。节度使,牛副都督竟然妄想与虎谋皮……季英英倒吸一口凉气。她敢肯定晟丰泽所图必不是三万匹织锦这么简单。如今只能打着杨静渊的旗号让大家相信了。她定了定神道:“太太,还记得三郎曾去驿馆闹事的事qíng吗?三郎曾说过南诏láng子野心,觊觎益州锦业。南诏白王断不会满足索拿三万匹蜀锦就撤兵的。”

  “怪不得,怪不得!三郎,母亲错怪你了!”杨石氏回想当初,悔得直捶胸,“那天我还斥三郎胡闹。那晚白王来赴家宴,老爷就过世了。他便怀疑上南诏白王。”

  “母亲,事qíng已经过去了。现在趁着还有出城的机会,赶紧准备才是。”杨静山见母亲一时qíng绪激动,难以安排。转头对陈氏说道:“别的无需多问了。赶紧收拾贵重物品,安排马车。明天一早,你带着母亲两位弟妹,和孩子们一起去城外田庄避避风头。”

  杨大奶奶迷迷糊糊听着,突然反应过来:“郎君,你也和我们一起走吗?”

  杨静山摇了摇头:“我和二弟留下来。”

  杨大奶奶哇地就哭了起来:“你不走,我也不走。”

  ★、第216章送信

  大家心里都明白。杨静山哪怕病着,双腿不能落地,他也不能离开杨家。

  正因为杨静山行动不便,杨静岩也不能走。

  送家中妇孺孩子的重任就落在杨大奶奶身上。如果城陷,嫡孙杨澄玉离不开母亲。嫡长媳要肩负培养新任家主兴家业的责任。

  杨大奶奶舍不得是人之常qíng。任杨静山如何柔声劝慰,她只是哭着摇头不肯,杨静山就怒了:“你像当家主母吗?你再这样,休了也罢。”

  听了这话,杨陈氏二话不说,直接起身一头去撞厅中的柱子。慌得杨二奶奶和季英英赶紧扯住了她。

  季英英忍不住说道:“大嫂,大哥只是气话。你何必往心里去?”

  杨大奶奶的心qíng就像一只钻进了管道里的耗子,到处横冲直撞,始终找不到出口。如今季英英的话突然开了个口子,她的嫉妒与怒气就冲了出来,尖声叫道:“三郎人在哪儿?从小全家宠着他,银钱随他支取。他一拍屁股跑了,家里有难怎不见他留在家中保护两个哥哥?”

  怎么就扯到杨静渊身上了呢?季英英念头微转,就明白了杨陈氏的意思。今年益州城的斗锦赛没准就取消了,织出来的斗锦毫无意义。既然没了斗锦赛,自己就是在杨家吃闲饭的。也是一拍屁股就要开溜的人。两位兄长都走不得,杨静渊和自己却能平安脱身。从杨陈氏内心来说,她觉得太不公平。

  季英英并不想随杨大奶奶去东郊田庄避风头。季家在城西,她怎么放得下母亲和哥哥呢?她淡淡说道:“太太和大嫂二嫂走了,内宅离不开人。我没有孩子。三郎不在家,我就留下来好了。”

  从杨静山斥大奶奶到她撞柱,不过是瞬间发生的事qíng。杨静山兄弟反应过来,正想开口时,杨石氏已经从自己的qíng绪中走了出来。

  她大喝一声:“南诏还没攻城呢,你们就乱成一团。真到了那时侯,我看你们就是一群无头苍蝇。都给我坐下。”

  三个儿媳默默地回座坐了。杨石氏沉吟了下道:“南诏攻城只是我们的猜测。送孩子们离开也是为了以防万一。离城之事不得声张。被有心人诬个造谣生事蛊惑人心就不妙了。天一亮二郎护送你大嫂和媳妇,带着孩子们去东郊田庄。对外就说带孩子们去山里赏秋。我和大郎留在府中。”

  杨静山大惊:“娘,您留下来做什么?”

  杨静岩也道:“大哥身体不好,腿脚不便。我留下来跑跑腿也好。”

  她走了,杨二老爷杨三老爷就没有人压得住了。杨石氏笑道:“府里不能没有当家主母。二郎。你得好好护着你大嫂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