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良天_作者:东篱菊隐(61)

2016-10-29 东篱菊隐

  辛qíng睁开眼睛,皱皱眉:“嗯?为什么说我不高兴了呢?”

  “以前,陪着父皇的都是母后,可是现在~~换了别人了。”辛弦说道。

  “傻瓜,母后没有不高兴,以前父皇也是这样的,母后习惯了。”辛qíng揉揉她们刚洗过还略略cháo湿的头发。

  “父皇讨厌。”辛月说道,撇着嘴。

  “这种事要习惯,知道吗?”辛qíng说道。

  “为什么?”辛弦问道。

  “因为这是父皇家的规矩。也许过不了多久父皇身边又会换人了,你们——记住,不准再对父皇说‘讨厌’,也不准说讨厌父皇身边的人,知道吗?”辛qíng说道。

  “那我们可以对母后说‘讨厌父皇’吗?”两个小丫头问道。

  “不可以。对任何人都不可以说‘讨厌父皇’。”辛qíng说道。

  点点头,不做声,小脸绷得紧紧的。也不玩了,乖乖一边一个在她身边偎着,辛qíng逗她们说话也不说,闷闷的,后来闷得快睡着了,抱着辛qíng的脖子小声说道:“娘,我们回家吧。我们不住这里了好不好?”

  “笨蛋,你们以为这是什么地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既然来了,就好好住着,无论怎么样,你们还有娘在,不要想讨厌父皇不要讨厌任何人,记住喜欢母后就可以了。”辛qíng也轻声说道。

  “最喜欢母后。”

  辛qíng笑了。

  六月十五的千秋寿典办的极其热闹,宫中各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气。那些繁琐冗杂的礼法折腾得辛qíng腰酸背痛。除了十五这天的正日子,宫中的戏唱了三天,城中开放宵禁三天,又放了三天的烟火为太后贺寿。借着太后千秋的名头,拓跋元衡还下了道旨意,说是奉太后懿旨大赦天下。这道旨意让辛qíng琢磨了半晌。

  好不容易热闹也热闹完了,累也累惨了,这千秋寿典总算还圆满的落幕。

  到了六月二十左右,藩王及外臣们陆续开始离京。此时宫中人的眼睛都盯着昭仪,辛qíng冷眼看着半句话也不说。

  二十三,太后说后妃们此次为了办寿宴实在是辛苦,为此特意在慈寿殿赐宴,皇妃皇子公主们悉数到场。辛qíng不着急,慢悠悠在坤懿殿给女儿们扎头发换衣服。算算时辰差不多了才带着拓跋玨和女儿一起去慈寿殿。果然该到的都到了。接受了行礼后辛qíng笑着说道:“太后都说了,是一场家宴,大家还这么多礼数做什么?”扫一眼席上,只见昭仪不见七皇子,辛qíng一笑。

  太后金口说宴会开始,就见有妃子起身向着太后说道:“太后娘娘,还缺了一人。”

  “谁?”太后问道,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的。

  “七皇子啊,昭仪都在了,七皇子却不在。”那妃子说道。

  辛qíng正给女儿小心擦拭嘴角,听了妃子的话忍不住想笑,嘴角微微挑起,辛月眨巴着眼睛看她,脸上有疑惑。

  “看什么,快吃。”辛qíng说道。

  除了只有两岁的七皇女,其余的人一下子安静了。辛qíng没抬头都感觉得到那些似有若无飘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母后,昭训妃母是在说庆王吗?”拓跋玨问道。不问陆昭训,反倒来问辛qíng。

  “嗯,是啊,庆王本是你的弟弟,出继给你庆王叔了。”辛qíng笑着说道。

  拓跋玨点点头:“哦,母后,师傅曾教过儿臣,所谓出继,出者,除也,继者,续也。出继之人续别家香火,与本家已无涉。”说书一样的流利。

  辛qíng愣了下,这孩子六岁?说话如此老成~~这都是谁教的?

  不只辛qíng愣了,妃子们也愣了,尤其那陆昭训,辛qíng笑着看她一眼,她的表qíng真是变化多端。

  “玨儿,这不过是历来的说法而已,至于庆王,还要看你父皇的意思,这种话以后不要说起,免得有心人说你不懂兄友弟恭,知道吗?”辛qíng笑着拍拍他的头。

  “是,母后,孩儿谨记。”拓跋玨说道。

  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太后的脸上yīn云密布。

  “陆昭训,这事皇上不提、皇后不提、三夫人不提,轮得到你一个小小的昭训?”太后yīn沉着嗓子。

  “太后别生气,臣妾想陆昭训也没有的别的意思。”辛qíng假意劝说。心qíng好,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