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暗与流年换_作者:东篱菊隐(41)

2016-10-29 东篱菊隐

  “是奴婢失职,不知殿下来了。”知梦说道。

  “本来是和皇祖父一起的,他老人家到贵嫔宫里喝茶去了,命我来把桌上的几道折子看看批复了。”朱瞻基说道。

  “是,奴婢这就研墨。”知梦说道,一会儿让宫女用抹布擦擦香灰再换上新香,还好朱棣未回宫来。

  朱瞻基又轻笑:“这折子得用朱批,墨就不用研了,我看朱砂还有现成的。”

  知梦又是一窘,两手jiāo握着忽然便想不起来该做点什么。

  忽然想起来了:“奴婢去倒茶。”

  “最近有些咳嗽,放点梨子。”朱瞻基说道,这冷不丁来的温柔语气让知梦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常在她冬日里犯了咳嗽时说:“放点梨子就好了。”声音也是那样温柔,如梨汁流过喉咙,甜甜润润的一直到腹中。

  “哦,好。”知梦答道。

  切了几片水晶梨放在双耳小银锅里煮到变得有些透明了倒出来冲茶,严严地盖了端上去,一会儿再喝就有梨子的味道了。

  已是六月了,天气正要热起来,要开了窗子方才透些新鲜空气,外头墙根树下的花儿也正灿烂着。

  阳光照进来,他靠窗的肩头及面前左边那一沓白纸上有着亮亮的光点儿。他便那样在阳光里低着头快速翻着奏折偶尔圈阅几处,在结尾处再或多或少的写上一些意见。他的笔动得快,比朱棣批奏折时快了许多。

  朱棣时常要停下笔看看窗外或沉思片刻或叹口气才写下去。

  一相比较,知梦觉得朱棣还是深思熟虑后才动笔的,朱瞻基是不是有些急躁了?

  “萧女官,你再盯着我看,这折子要是批错了我可跟皇祖父告你的状。”朱瞻基没抬头,带着戏谑的声音却以恰当的音量传到她耳中。

  “奴婢在这里是有些碍事,奴婢这就告……”知梦说道。

  “站着吧,这么大殿里我一个人待着怪没意思。”朱瞻基抬了头,略微忘了她一眼,笑了笑重又低下头去。

  知梦心里有些着恼,这是他第二回莫名其妙的笑了,让人都有些毛骨悚然。

  “皇上还吩咐了一些事qíng,奴婢这就唤人来伺候您。”知梦说道,与其在这里对着他让人发慌的笑不若躲开的清净。

  “去吧。”朱瞻基仍未抬头。

  知梦福了福快步走出殿外叫了两个宫女太监进去服侍,自己先转回去了。事倒是没事,只是找个由子躲开。

  说怕倒也不是真怕,说来她怕朱棣倒是真的,但总觉与朱瞻基待在一处浑身便不自在,眼睛不知瞧哪里手不知摆哪里,生怕又给他捉住打趣。

  少年朱瞻墡因被选中了去北京便热心于在文渊阁里每日翻找些北地民俗风qíng之类的书籍看,看到新鲜事物便偶尔跑来找朱棣念叨,少年脸上那种特有的神采奕奕很是动人。

  “皇祖父,您以前就封在燕地,雪花有席子那么大么?”朱瞻墡又来了,一脸的灰,大概是在文渊阁爬上爬下给闹的。

  “迁了都你自己看就知道,到时候多穿点儿,要不小心冻坏筋骨。”朱棣大笑。

  “啊?”少年有些吃惊,便瞧一眼知梦:“皇祖父,我是男人不怕,那她们女人们可不是要冻坏了?”

  知梦闻言不禁莞尔。

  皇家娇生惯养的孩子,又是长在温暖的南国,亦没有朱瞻基那样得皇祖父宠爱到哪里都带着,不知道也qíng有可原。

  朱瞻墡缠了皇祖父一阵子又下了地一阵风似的跑了,动作快得朱棣喊他却只见了鸦青的背影儿。

  “这孩子,提起书什么都不要似的。丫头,一会儿得空你去文渊阁瞧瞧他怎么折腾呢。哦,若他真是在那里好好看书你便跟他说,就说朕说的,明年迁都要带100柜书过去,让他捡着重要的不重样的给朕选出来。”朱棣说道。

  知梦只得领旨,这几天正是信期腹中胀痛倦怠,本想着趁朱棣歇了她也偷会懒,这下子是不成了。

  文渊阁。

  那一排排书架让知梦开了眼界,与之相比皇太孙的小书房真是小巧得很。

  文渊阁里奉旨整理书籍的臣子们正来回穿梭,她的出现还是有些显眼的。说明了来意,那年轻臣子有些为难:“刚才还见五皇孙殿下来着,这会儿不知道又钻到哪架子书里去了。”

  “没关系,不急。正巧我也进去瞧瞧。”顿一顿:“大人,我进去瞧,可还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