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寰妤:许我倾室江山_作者:殷寻(76)

2016-10-12 殷寻

  “好。”太后眸光坚定,“哀家知道没有看错人,凌裳,你推算的时机是在何时?”

  “后日午后沙场点兵,进而从长安城出兵,出蓝田。”她毫不犹豫地说道。

  太后点头,看着她,“凌裳,你可知道大汉作战的军师根本就没有女人担当,如今哀家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命你做这个史上第一人统领千军万马,可调配所以军中将领,你要记住,此战只能胜,绝对——不能败!”

  太后下了死命!她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恭敬欠身,“凌裳定当竭尽全力。”

  战与战,胜或输,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成为皇家的眼中钉,如果败,他们鬼谷之人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但毁了先祖师的名声,说不准也会命丧长安;如果胜,时间一长便会功高盖主,到时候同样成为皇家的心腹大患。

  如今她只求七国叛乱之后能顺利离宫,不再过问世事就好。

  章节目录卷三085皇后的请求(1)

  翌日,景帝果然从昏迷之中清醒过来,矍铄jīng神堪比从前,众大臣见状纷纷惊愕,于大殿之上跪地问安,朝廷之上如同注入一股qiáng力,令原本惶惶不安的局面发生了扭转。

  “朕已听说诸位大臣们的担忧之心,辛苦各位爱卿了。”他高高坐于龙椅之上,俊朗脸颊显得更加红润,威严说道:“众位爱卿已经见识到了楚寰妤妙手回chūn的医术了,现在,还有何人质疑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许久,文太常上前一步,“皇上,楚姑娘的确有妙手回chūn之术,但也只限于医术,皇上命她叛定七国之乱一事——”

  门豪团幻总体裁裁。“众大臣们听命。”没等文太常说完话,景帝便冷硬打断,突然提高的嗓音不难听出一丝不悦来。

  大臣们见状后立刻跪了下来。

  “从今日起,朕就认命楚寰妤为朝中要官,为这次平定七国叛乱的带兵军师,朕会亲下一封谕旨jiāo与寰妤,军中将领见谕旨如同见朕,寰妤在军营之中有调配和处置兵力之权力,任何将领只听命于寰妤一人,如有不服者,杀无赦!”

  景帝的一道qiáng硬指令让任何有异议的大臣都没了话,只好顺从皇上的意思。

  这一次在大殿之上,景帝的意图十分明显,他听从了太后和楚凌裳的建议,命周亚夫带兵为主力,又命窦婴带兵拦截,最后让李广老将出马,目的是为了钳制匈奴外族兵马。

  战事,一触即发。

  于明日午后沙场点兵。

  ————————华丽丽分割线————————

  午后,楚凌裳才从养心殿出来,散了朝后她便同师兄一道见了师父,商讨此时平定叛乱之事。这场叛乱一直延续了十个月之久,再继续拖下去受到伤害的就只有老百姓。选在这个时候出兵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吴王出尔反尔公然的挑衅和叛乱,早已经令军中将领心中憋了一口气,这口气一直憋到了景帝终于下令出兵,这就好比围堵了十个月的洪水终于可以决堤一样,势头将不可抵挡。

  当然,将士们的士气虽重要,但在战场上讲究作战方式和策略更为重要,如何用最少的兵力来抵抗叛军和外族的围攻?如何在四面夹击之下突破重围大获全胜?这一切就要靠幕后军师的计谋了。

  寒蝉子对楚凌裳运筹帷幄的能力丝毫不担心,他只是叮嘱夜崖迹要在战场之上照看好师妹,毕竟战场之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夜崖迹武功高qiáng,纵使真的遇上了危险也可以保护好楚凌裳。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明日午后她将带着皇上的谕旨亲自点兵,行兵将至,寒蝉子自然有多少舍不得,但也只能叹声无奈。不知这一切究竟是不是缘于改命的原因,她避开了丧命之劫,却躲不开战场之乱。

  她将青袖留在寒蝉子身边,宫中人多事杂,寒蝉子又不是一个喜欢被伺候的人,留下青袖在他老人家身边也倒是省事不少,青袖那丫头虽说和一些娘娘们不对付,但她生xing乐观倒是在短短时间里就结jiāo了不少谈得来的宫娥太监们,他们但凡有点什么事都会偷着提前告诉青袖,这也便是好事了。

  她刚从养心殿出来便被宣进了椒房殿,一路上她都在想着皇后娘娘还能有什么事qíng找她,思来想去都无法得知。

  椒房殿今天显得冷清很多,应该说从窦太后搬出椒房殿后,这原本充满帝王浓qíng的地方变形容冷宫,听说景帝很少来椒房殿,私下如果没什么大事小qíng的话,嫔妃们也极少踏进这里请安,可见皇后在宫中的地位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