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本相倒是有一事相询。”严鞑眸中透出一丝怪异,“照此来说,当日那个女娃就非真正的冯家小姐,你知道她是谁吗?”
素珍点头,“那是我的小姐妹红绡。她跟着我一起长大,和我年岁相仿,对我言行举措最熟悉不过,她自愿替我受死,爹爹设法将她化妆成我的模样。”
爹娘死了,红绡死了,哥哥也终究没能逃出去……
她曾怀疑无qíng是她哥哥,可是,qíng同姐妹的qíng份让红绡愿意替她而死,哥哥却是无人可替,被捉住的哥哥已经被处死了。
“可这实在太像了,几可乱真。”严鞑仍是双眉紧皱,可见此事令他倍感疑虑。
素珍却想起了一件事,她问,“相爷,还记得裴奉机一案吗,回chūn堂。”
“回chūn堂?”
“我记得,我和我兄弟冷血初来乍到,被公主bī得几乎无路可走,当时他就曾跟我提过回chūn堂。冷血知道的定是我爹告诉他的,只是,不曾告诉他地点所在。红绡的容貌,爹曾请过回chūn堂的人到淮县,我一走,他们就替她施了手术。”
“原来如此。”严鞑捋须,忽而一笑,“无怪本相到达淮县之前,为免打糙惊蛇,曾派人过去打听,得知冯家此前派男女二仆外出采购书画,那就是你和那冷血。你爹早已计划好一切。”
就像当初得知父母兄长死讯一刻,素珍仍旧不解,爹爹既早知朝廷来杀,为何不和他们一起逃,虽时间仓促,但以他智谋,哥哥和冷血的武功,一家人未必就逃不脱。
严鞑十分jīng明,见她不语,已有几分到她心中所思。
“你道你爹如何得知这捕杀消息,是傅静书密信于他。如此一来,李提刑你懂了吗?”
他这话说得非常隐晦,素珍却是一点即透,一些细碎的东西迅速被串联了起来。
冯少卿早年曾参与晋王之事,他手中有不少假身份,只怕是早已备下,以便他日事发救命之用。
傅静书是冯少卿一生挚友,他不知如何竟得到这绝密消息,暗地通知冯少卿。冯少卿深谋远虑,心知若他一走,朝廷必定怀疑内部有人得知此事并泄密,一旦查出,则傅静书必死无疑,甚至遗祸家眷。
是以,冯少卿为了不连累朋友,甚至不能让一双儿女先行逃走,而是用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将她换了出来。当时,她正好与冷血外出,到远房表兄家玩了几天。家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事,红绡自愿顶替,只有她和冷血不知,回来后,冯美人就让她和冷血走。
不是从监刑的那里讨下两条xing命,冯美人肯定对冷血透露过避祸的事,但说的不多。
“可你到我家的时候,都不知我爹实已知qíng,为何后来傅大人还是被满门抄斩?”
似乎解决了一个谜团,另一个谜团又至,想起傅静书的事,她心中疑虑猛生,面向严鞑问道。
“因为,有人写了一封告密信给太后和皇上,说他曾向冯家报风送信。”
“谁?”她顿时一惊。
“老夫不知。”严鞑缓缓答道。
“太后和皇上知道这人吗?”
“也不知道。那是一封佚名信函,追查不到来历。”
傅静书冒险通知她爹,她爹为让朋友免祸甘愿受死,本来,其中一方可以逃过劫难,如今却……素珍震怒得浑身发抖,她一直认为,她最大的敌人,除了下旨杀人的先帝,就是向先帝进言她家谋逆的人,原来,事qíng还不仅仅如此。这背后还有人。这人和向先帝进言谋逆的是同一个人吗?
还有,这人会不会同时是揭穿她身份的人?
她问严鞑,“严相,你可知是谁向先帝进言我冯家谋逆?”
严鞑回答得非常简略,也非常含糊,“并无提及。”
他回忆起另一件事,“老夫拿到圣旨后曾与傅静书在宫中偶遇碰撞,竟无意被他发现圣旨内容。老夫当时并不确定,他到底有无看到旨意,后你爹伏诛,老夫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只作不知。孰料回京未久,傅静书便被人揭发。”
素珍思索起来,当时,先帝驾崩,连玉登基,傅静书看到严鞑的密旨,然而,又有有心人知道了这事……
她脑中凌乱生疼起来,死死咬住唇瓣。
严鞑忽而起身,走到她身边,拍拍她肩,语气略沉,却比平日多了一份温和,“李提刑,这就是老夫所知道的事qíng的全部。你父亲是个人物,他平生只做错了一件事,便是私放了晋王怀孕的妾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