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_作者:墨舞碧歌(556)

  山中不同别处,方圆是连绵的空旷,可纳人可战斗,是以上官惊灏能调兵遣将到这里。

  出发前为防意外,在上官惊灏的恳求下,他写下诏书。如今,上官惊灏只要将他们尽数诛杀,便可登基为王!

  夏海冰道:“皇上,卑职率兵死守此处,左兵护你和八爷从另一侧下山。”

  “这行不通。”宗璞却打断了他,“义父以为太子为何事先便有所防范?翘妃之死,受益最大的人是太子,八爷后凭此断其是凶手并非武断。常妃殿旧袄无故失踪,必是凶徒所为,然秘密既在翘妃身上,则袄中必定无物,八爷突让皇上到旧居来,太子心思慎密,念及空袄,怎会没有所虑?他既有所思虑,必早已做准备,调遣了足够的人马,这另一侧的路,我们来时无阻,如今只怕难了,太子必已派人在那边堵截。”

  “但两两相比,仍是小路安全,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只要朕能回到朝歌,就可颁召除乱。”

  皇帝此时也显出国君的威严来,沉声说道。

  他话口方落,却听得有禁军惊声叫道:“他们已杀到山脚了。”

  靠近山脚处林木渐少,视线可及,众人看去,果见太子的兵马已将禁军bī杀到山坳处。

  众人大惊,不管是皇帝的人,还是睿王府众人。这时皇帝也顾不上其他,伸手便来拉上官惊鸿,“此时不是你与朕怄气的时候,你我先离去,小径纵然设伏,但太子的主力在来路上,我们仍从小路杀下去……”

  上官惊鸿身影一动,却向来路走去。

  那是送死所为!

  但睿王府众人一声不响随了过去,皇帝一咬牙,与左夏二人领兵掩护。

  山脚下,这一场厮杀很是激烈,到最后,上官惊灏领兵竟将皇帝的禁军和暗卫杀个七八。

  即便以芳菲为胁,上官惊灏亦脸色不改,令兵士扑杀。皇帝等人负隅顽抗,男子身上,人人都已负伤,qíng势险峻。

  第416章

  便在这种qíng况下,上官惊鸿亦没下杀手,只将近身的敌军砍伤打翻,护卫着每一个人。.

  他似乎没有揭穿芳菲的喜乐,亦没有战况危殆的悲伤镜。

  他只是舍命一般护着每一个人,从睿王府的人到荣瑞到这边的小兵。

  每个人心头都染上一股悲伤。

  为这即将罹难的苦痛,又似乎只为这个男人。

  上官惊灏在不远处,被军士护围着,轻轻的在笑。

  此时,上官惊鸿正在抵御数十个兵士,上官惊灏眼眸一暗,抓起马腹上的弓箭,缓缓将弓拉满。

  嗖的一声,划破夜色纺。

  皇帝等人各在打斗,却有泰半的人看到了向着上官惊鸿疾飞而去的箭。

  众人俱惊,却谁都有敌在前,不可相救。

  突然,林间一声厉啸,一人跃到半空,横刀一斩,将羽箭砍成两截。

  一队军马呼啸而出,为首兵卒,高举军旗。

  “八爷,幸亏你等在大路之上,此处灯火通明,微臣方能及时循光赶到。”

  火光照耀,上官惊灏脸色一凝,只见旗上,一个“郎”字飘扬夺目。

  ……

  荣瑞二十八年秋,江南一夜伊始,东陵爆发建国数百年以来最厉害的内战,其后数十场战争,史统称夺嫡之战。

  这场战争在东陵史上留下了最重要的一笔,其中一个原因便是那战况战果往往出人意料。

  首先,江南一役,睿王将败,远在变观的大将——郎延平领数万兵士如天兵降,败太子于野。

  可郎将军亦无法一举拿下太子。

  在追赶太子时,为东陵另一员大将领兵阻于江南郊。

  那员将领却是秦将军,一直为宁王马首是瞻的秦家。

  原来,太子早在围场狩猎,已与秦家大小姐秋雨jiāo好,秦家也在之后暗中改投太子。

  后世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认为秦将军所以叛宁王,只因宁王独宠正妃不肯与秦家结亲,且其相助睿王,即便睿王登基,秦家得记大功,终疏两层。于太子而言,秦将军却是国丈,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两位皇子同样远虑,早便致信秦、郎二将。秦将军接信即赴边关,将自己部分兵马调出赶来。郎将军亦然。

  包括太子在内,各人都是小规模调兵,开始之初,并不想引起大轰动,一切秘密进行,似乎谁都认为可以不动声色将对方击垮,却谁又都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