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294)

  朱序低声说道,他的意见和杨简锐恰好相反,认为应该立即进入庐江县城,在周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能看到最真实的qíng况。

  杨简锐看着朱序的络腮胡子和熠熠双眼,有些不明白为何这个外表粗犷的刑部侍郎为何会这样着急。

  这一路上,就是朱序带头死命似的往庐江赶,带动了刑部司和监察御史的积极xing,所以他们才会这么短时间就到达庐江了。

  他也太积极了吧?杨简锐想到京兆夺嫡的局势,这么急于搜集周家的证据,很不寻常!难道说,朱序某方势力的心腹亲信?杨简锐看向朱序的眼光不禁有些异样。

  感受到了杨简锐的目光,朱序有些失笑:“我知道杨大人在想什么,我只想查清事qíng真相罢了,不会偏向哪一方的。我追求的,就是案qíng的真相。想必杨大人也知道,晚了一步,线索就少了许多,还原事qíng的真相就难了许多。”

  这也是,杨简锐也赞同这一点,为自己的多心感到些许愧意。

  朱序号称“案痴”,只对查案感兴趣,为了查案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似个马车头地往前冲。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某方势力的心腹亲信呢?他真是想多了。

  “我们兵分两路,重点就在庐江县衙和周家祖宅。如果唐苑的供述是真的,那么周家很有可能有专门的地方囚禁那些幼女。”共识达成一致后,朱序说道,开始向杨简锐讲述他的部署。

  他已经想好了,要囚禁那么多幼女,还要提供一个专门供yín的场所,符合这样的条件,那就说明周家肯定有地牢或地道,不然做不了这样的事qíng。

  在朱序看来,唐苑的冤qíng必定是真的,他相信唐苑的供述。他一生办案无数,见过的苦主和罪犯无数,那唐苑的qíng状,根本就不是伪装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搜集到证据,将案qíng昭白于天下。

  一入庐江城,朱序和杨简锐等人的jīng神就高度戒备起来了。此时是七月初,庐江最为出名的榴花胜景已经到了尾声了,大部分的榴花都凋谢了,只剩下一株半株零星地开着。

  满地的残红,零落碾成泥水,也昭示着年年度度芳华。

  当然,这些,朱序和杨简锐等人是没有心思多想多看,他们小心地避开熙攘的人群,向庐江县衙和周家祖宅靠近。

  他们并没有穿上正式官服,也只有十来个人,现在兵分两路,每路只得五六个人,人也太少了吧?会不会遇到什么突发qíng况?

  刑部司郎中俞维棠跟在朱序后面,将自己的顾虑向上司朱序说了。这周家号称百年世家,家将家丁、武艺供奉等肯定不会少,万一周家乘机阻挠,那该如何是好?

  听了俞维棠的话语,朱序心想,看来真是赶路太急了,有很多事qíng都忘了跟这些属下说,他手里有长泰帝的圣旨啊,而且先前联系上的三百江南卫士兵,想必马上就到庐江县城来汇合自己这一行人了,他们只是先行一步去查清状况而已,难道周家敢公然抗旨?

  抗旨也不怕,难道他们还能对上江南卫?所以朱序觉得俞维棠的担忧有些多余了,他拍了拍俞维棠的肩膀,示意他不用担心。

  朱序也不多说什么,就叩响了周家的大门,身后跟着的,当然是俞维棠和刑部司五六个官员。

  “刑部官员?有没有说他们是为何而来的?”听了管家的汇报,正在管理祖宅商务的周阳焘心跳得有些快,文雅白净的脸上也是一副疑惑的表qíng。在这个夺嫡的当口,刑部的官员怎么会突然到访呢?难道是兄长或贤妃娘娘那边出了什么事?可是每五日一封的家书如常送达,证明京兆qíng况如常啊。

  刑部的官员拜访,是怎么回事?

  “他们倒没有说,只是亮出了令牌,说是有公事。领头的那个人自陈是刑部侍郎,奴才看他们一行人神qíng倒是很欢悦亲热,对奴才和家仆都十分客气,不像是来寻衅查事的。会不会是大老爷有事让他们来的?现下他们就在前堂大厅里等着呢。”周管家说道,有些兜转的意味。

  管家只听说那几个刑部官员是来找主子的,就没有细问,匆匆来禀告了周阳焘了。

  “你马上派人去县衙叫二哥回来,看看是什么qíng况;叫李家将和陈供奉等人召集众家丁,做好戒备。提高警惕,若是他们要进入后院,一定要阻挠;还有,地下那些货,要看好了。”

  略想了一下,周阳焘吩咐道,白净的脸上闪过一丝yīn狠,随即又恢复了文雅。既然是京兆刑部来了人,不管来者何意,他这个周家主子总要好好相迎才是。